无人驾驶试点也要守住安全底线

工控网 20220815

  • 自动驾驶
  • 智能交通
  • 政策法规

  无人驾驶只有大规模使用,才能够验证能否达到商业化,或者技术积累是否足够。但是大规模使用的前提,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当前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成熟,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识别和决策系统还存在瓶颈,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提升。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运营”从试点到真正落地,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最近,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运营”话题很热。

  先是北京亦庄自动驾驶出租车迎来无人化商业试点,将安全员从主驾移到了副驾。接着《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施行,明确了不同级别自动驾驶事故,特别是无人驾驶的责任主体。这两天,重庆、武汉两地又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了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在一片舆论狂欢中,公众感觉一只脚似已跨入“无人驾驶”时代。

  作为自动驾驶的最高阶段,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试点备受社会期待。这是因为无人驾驶不仅对方便居民出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改善城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促进企业提升产品和品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面对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前景,那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国家和企业都铆足了劲,纷纷加快在智能驾驶赛道上布局和发力。

  不可否认,我国在这场竞赛中已具有全球领跑优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成熟。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识别和决策系统还存在瓶颈,无法有效处理影响驾驶安全的各类因素。受制于成本和设计者认知局限,以及机器学习过程的不透明所导致的常人难以知晓的“算法黑箱”,自动驾驶系统安全也很难让人放心。更让人担忧的是,在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的营销攻势下,过度包装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美化”技术缺陷,出现了安全隐患被人为掩盖,驾驶者放松警惕,甚至对无人驾驶出现错误认知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问题还在于,目前大部分驾驶者对无人驾驶技术难度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车辆上,如是否配备先进的传感器、算法软件等。其实,这只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面临的部分问题。现阶段无人驾驶难以大规模商用落地,与整个交通体系有着很大关系。单一车辆技术先进程度与否,不是决定无人驾驶安全的唯一因素,背后还需要在网联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创造更好的软硬环境,使其具备运行条件。

  无人驾驶只有大规模使用,才能够验证能否达到商业化,或者技术积累是否足够。但是大规模使用的前提,必须以安全为基础。也正因此,即使在武汉、重庆的“无人驾驶运营”试点,也需要遵循测试、示范应用、无人化测试、再到全车无人运营的过程要求。以百度五代车为例,申请无人化运营,需要累计跑满单车数千公里的里程要求,有一定的载人订单,且不能发生有责事故。这表明,当前的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也是有“严苛”场景和安全条件的。

  事实上,交通运输部8月8日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也进行了严格限定。比如,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在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活动,在交通状况简单、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在点对点干线公路运输、具有相对封闭道路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同时,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使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事运输经营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配备驾驶员,从事运输经营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应当配备远程驾驶员或安全员。运输经营者在制订运输安全保障方案时,应当明确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线路要远离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在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时,应当按规定停止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运输经营活动等。

  因此,就当前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的成熟度来说,高等级自动驾驶仍然受到场景和安全的限制,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提升。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运营”从试点到真正落地,恐怕不会像有些人被带节奏后想象的那般快捷,而是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查看全文

点赞

工控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共启锂电智造新纪元 台达三大维度化解行业难题,赋能产业升级
    工控网
    06-01 16:21
  • 基于云的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相关性
    工控网
    2022-10-26
  • 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优势稳如磐石
    工控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精GNSS定位导航技术是各类自动驾驶的安全前提

    2018-12-04

  • 迪拜推广智能车牌:内置GPS芯片具备报警和自动扣费等功能

    2018-12-05

  • 矿业巨头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为卡车安装自主牵引系统

    2018-12-07

  •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2018-12-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工控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