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量子计算机的竞争是发展生态的竞争

C114通信网 20220901

  • 产学研融合
  • 量子计算
  • 量子科技

C114讯 8月29日消息(南山)日前在百度举办的“量见未来”量子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发表致辞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众多科技领域中,包括量子计算的第二代量子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一旦实现实用化,有可能会引发一场新的工业技术革命。

当前正处在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的前夜,正处在一个从量子力学规律的被动发现发展技术,转向通过量子体系的主动设计与操控来发展技术的关键时期。第二次量子技术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和量子精密测量等三大领域,它们分别基于对量子态的处理、传输和探测,在国防、金融、大数据、生物制药等领域具备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主要科技强国和高科技公司都高度重视量子科技领域,投入巨资研发量子技术。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薛其坤指出,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难度超过登月工程。从研发进程上看,它分为研制、验证和应用三个阶段。研制即从0到1,这个阶段适合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完成;验证即从1到10,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稳定性,为应用做准备,这个过程适合在新型研发机构或者专门的研究院来完成;应用则是10到100,是走向市场化的关键过程,这个阶段的主体是企业。

从量子计算机的阶段上看,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三个层次。硬件在底层,包括量子芯片、低温装置、电子学仪表等,需要有物理、微电子、低温、微波、电子学等学科背景的人来完成;中间层是量子操作系统,通过它来实现对所有硬件的整合和操纵,使它能够运转,并执行信息处理任务,这需要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人来完成;顶层是量子应用算法或者软件,针对某种应用场景,通过运行它实现特定的信息处理和计算工作。鉴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金融、医药等学科和领域的人参与。

“量子计算机的研发需要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当前量子科技的发展正逐步面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量子发展生态来维持、保障和促进量子计算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从而提高基础研究向实用化和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薛其坤表示,某种意义上说,量子计算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发展生态的竞争,量子生态的长远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量子科技工作者和量子开发者。只有加强两者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的集成创新,打造良好的量子生态,形成体系化能力,才能提高我国量子科技的硬实力和竞争力。

“过去几年百度公司在量子科技的研发上不断发力,开发出量脉、量桨、量易伏等系列产品,并逐步向市场推进。这体现出大科技公司的责任和担当,为‘人人皆可量子’的愿景付出了实际行动。”薛其坤评价。

查看全文

点赞

C114通信网

作者最近更新

  • Kakao联合CEO宣布对大规模服务中断负责并辞职
    C114通信网
    2022-10-20
  • 华为计划投入1.5亿欧元开设首个欧洲云中心
    C114通信网
    2022-10-20
  • 甲骨文扩大与英伟达合作关系 采购更多芯片加速云端AI发展
    C114通信网
    2022-10-1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特尔发布Horse Ridge芯片 可控制多达128个量子位运行

    2020-02-20

  • Intel低温量子计算控制芯片中 最多可对128个量子位进行控制

    2020-02-21

  • MIT技术评论评出2020年十大突破性技术

    2020-02-28

  • 科学技术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0-02-2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C114通信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