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 ( 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并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于2018年12月2日揭牌,2019年2月26日注册成立。研究院围绕宁波市“361”万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开展前瞻性先导性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链条式发展新模式,打造跨学科、多领域、尖端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一体的国际一流人工智能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院规划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示范平台”“工业数据解析前沿技术实验中心”“智能传感器前沿技术实验室”“智能驾驶与无人系统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发公用计算平台”等五大平台,通过高端人才引进、硕博研究生培养、技术团队锻造、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构筑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助推宁波市智能经济高效高质量发展。
发展历程
2018年11月20日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12月2日 正式揭牌
2019年2月26日 注册成立
2019年4月26日 建设委员会会议
2020年3月9日 首届研究生合影
2020年8月14日 人才引进筹备会
2021年4月15日 党组织成立
2021年5月1日 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发展论坛
2022年11月27日 正式入驻甬水桥科创中心
2023年9月16日 2023级研究生合影
科研创新
实验中心
智慧能源技术实验室
智慧能源技术实验室由拥有20多年智能制造、智慧电网、智慧能源能源经验的专家领头,针对新兴能源技术发展的安全与经济性智能调度进行AI人工智能研发,打造一支行业领先的能源管理、储能安全,数字化解决方案团队。
智能装备与系统实验室
智能装备与系统实验室致力于人工智能的专业场景应用与定制化装备开发。技术主要涵盖:口腔医学场景的数字孪生技术,包括全牙口扫模型,种植牙的缺损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基于机器视觉的高光泽表面自动检测技术,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流体逻辑计算模型等;智能装备开发等。
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
数据科学实验室以数据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为基础(包括数理统计、计算机、AI算法、数据挖掘等) ,重点开展大数据技术及AI算法在金融科技、医疗健康、政企服务领域的等多跨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建成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平台及存储环境。
工业控制安全实验室
工控安全实验室致力于基础设施工控系统深度网络安全威胁研究与工业控制系统先进防护体系研究。实验室采用以攻促防的手段,深度挖掘各类型工控系统、OT设备等关键系统设备的网络安全威胁,同时针对新型工业通信网络与系统开展先导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机器人实验室
机器人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的研发和创新平台,聚焦于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前沿领域,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让创新创业更容易。
创新实验室
创新实验室专注于多模态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多方面技术,涵盖大语言模型定制化数据库构建、交通管理辅助分析以及智能床垫设计等领域。我们的研究方向涉及交通拥堵实时检测与调度优化、非接触式睡眠监测与生理信号分析、视频及图像处理、大语言模型应用等,旨在打造具有鲜明人工智能特色的实验室。
科研成果
国家级纵向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支持多协议的跨平台、工业软件可信链接及API具
流程工业典型场景人工智能算法及决策优化模型研究
面向流程行业的软件定义制造支撑体系架构与技术标准研究
离散行业网络协同智能制造
离散行业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研发
省部级纵向课题
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中心
深度生物识别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基于WGAN和强化学习的金融多元时间序列的预测与决策优化
城市水务工控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部分横向课题
基于全周期智能生产毛纺纱线的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城市水务工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锂电池系统动态参数检测、系统性能评估与系统安全技术研发
高准确性AFCI诊断技术研发
雀巢菜西工厂灯塔工厂技术咨询
研究开发量化交易软件研发项目
电力5G业务应用安全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OSA-AI辅助诊断系统和疗效预测模型
基于产业分析和工业智控专有大模型技术的园区智慧运营服务平台
山地果实采摘智能化装备研究与应用
全自动曲线缝制平台开发
工控物联网摄像头设备缺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