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成中国工业闯世界新锚点

知语 20221225

  • 新能源汽车
  • 汽车出口
  • 中欧班列

  9月29日,汽笛隆隆,宁波舟山港梅西滚装码头,装载了5700辆出口汽车的“礼诺猎手”号滚装船正驶出港口前往比利时泽布吕赫港。这是浙江口岸首票定班航线出口汽车业务,多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将搭乘货轮“进驻世界”。

  10月20日,车轮滚滚,成都国际铁路港,装载着多辆新能源汽车的中欧跨境火车从这里出发,开往德国汉堡。这是国产新能源汽车首次搭载中欧班列出口欧洲各地。

  以上两个场景既是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实现“走出去”的缩影,也是中国汽车工业更深入参与全球化自由贸易的缩影。

  近日,据中汽协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汽车出口保持较高水平,1-11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量为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其中,2022年前11个月,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20多年来,我国汽车整体出口量从个位数增长至两百余万辆,实现百倍增长,并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

  毫无疑问的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去”的里程上正在扮演重要角色。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从7万辆跃进至59.3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从7%攀升至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金照曾于今年9月在一次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表示:“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的1/3,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出口大国。”

  欧洲成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增出口区

  喜报频传。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急速扩大化,今年,山东龙口港、宁波舟山港、上海南港口岸等我国主要进出口贸易港口一次次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迈”出国门。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与前两年不同的是,除亚洲外,欧洲市场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新增出口地区。今年前三季度,近90%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往这两个地区。今年前九个月,比利时、英国、泰国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前三名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欧洲国家实行新能源购车补贴,同时对燃油车增收额外污染税以及降低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是使其成为第二个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区的主要原因。

  而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繁荣海外市场的背后,是近年来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抓住机遇、努力研发、拓宽渠道、巩固品牌等一系列“组合出拳”的必然结果。首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今非昔比,包括外观、品控、智能配置均有大幅提高,部分国产新能源车企在欧洲等市场的新品定价甚至超过欧美本土同级车型。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全球电动汽车数据库网站EV-volume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销量排名前十车型中,有包括比亚迪秦Plus DM-i、理想ONE、比亚迪汉 EV、长安奔奔E-Star等车型入榜。

  单一整车出口拓展为

  当地建厂等多种贸易模式并行

  其次,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模式已从单一的整车出口拓展为当地建厂、跨国技术、品牌合作、扩展海外汽车供应链与售后服务等多种贸易模式并行。如蔚来于今年在匈牙利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不仅是蔚来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座工厂,更能为其品牌提升欧洲市场能源布局与服务效率;而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则将从2023年1月31日起在日本推出电动SUV车型ATTO 3,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拥有100多家当地经销商。

  除过硬的产品竞争力,丰富的海外经营模式,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色表现更离不开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国外需求增长等因素。今年7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要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服务,支持汽车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以欧洲为主的国外市场受到“缺芯”影响导致地区产能降低,以及减碳与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推行与应用等重要因素影响,对国外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提供了“黄金窗口期”。

  造车新势力加入“走出去”大军

  总的来看,在全球面临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涨价等问题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我国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完备、新能源动力电池与智能网联技术先进等优势,在近两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中愈发占据重要地位,并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的“新锚点”。

  今年,中国汽车以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为亮点,获得喜人成绩。但面对日趋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局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决不可掉以轻心。在品牌体系建设、产品针对性优化、海外人才积累、智能网联技术研发等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仍需潜心钻研,不断突破。

  可喜的是,除部分中国造车大厂外,我国部分新势力车企也已将“走出去”提上日程。哪吒汽车在今年8月上市海外首款车型,截至10月,海外订单已超过6000台,出口版图遍及东盟、南亚、中东。10月,蔚来汽车在柏林举办NIO Berlin 2022活动,为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提供服务,将出海脚步拓展至欧洲西部发达国家。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走出去”,属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红色时代,不久将至。

查看全文

点赞

知语

作者最近更新

  • 精密测量领域的国产替代:泓川科技 HC8-030 vs 松下 HG-C1030 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比
    知语
    04-12 06:46
  • 芯片将越来越贵,台积电明年晶圆代工提高10%
    知语
    2024-07-13
  • 立芯科技件射频芯片封装项目开工
    知语
    2024-06-1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美国研发自行供电传感器,减少电池耗电量

    2019-04-30

  • BMS和电流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上的应用

    2019-05-20

  • PTC热敏电阻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过热保护中的作用

    2019-06-28

  • 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达成博鳌共识

    2019-07-0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知语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