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中芯国际扩大芯片产能,是中国半导体崛起的希望!

物联网智库 20230131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 芯片产能

说起当前芯片发展现状,那就是面对美国的芯片出口规则,国内芯片企业都过得很艰难,但是唯独中芯国际没有什么好怕的,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先进制程对于中芯国际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正如国内专家说的那样,国内90%的芯片需求都是28nm以下的成熟工艺,刚好中芯国际已经具备生产14nm制程以下的芯片,所以只要中芯国际不断扩大产能满足我国内需,那么可以说基本就解决了国内90%的芯片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连国外媒体都声称,中芯国际扩大芯片产能,是中国半导体崛起的希望。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芯片市场最主流的芯片,其实并非高端制程的芯片,反而是28nm、65nm这样的制程芯片工艺,才是市场上最需要的技术,除了手机以及各种高尖端科技产品之外,其它类型的产品根本就用不到高端芯片,比如无论是军用芯片也好,还是汽车芯片也罢,像65nm以及28nm的芯片就已经能满足所需,特别是汽车芯片更是只需要90nm制程的芯片就足够了,在国外媒体看来,尖端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比尖端技术还要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只有掌握大量市场份额,才能在该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2021年,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市场已经达到11%,仅次于台积电和联电,市场份额分别占比为28%和13%,第四名则是韩国三星半导体,市场份额仅为10%,也就是说中国在全球半导体成熟制程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52%,前三名几乎全是中国的半导体公司,正如国外媒体所言,尖端技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尖端技术不符合市场需求,也同样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比如台积电3nm制程芯片,虽说已经成功量产,但是由于成本过高,所以台积电想通过涨价来弥补损失,然而当苹果公司收到这个消息后,立马拒绝了台积电的涨价要求。

确实如此,技术再先进如果市场承担不起,那么这样的技术也只能是个摆设,所以为什么国内专家声称,我们根本不需要研发先进制程,因为只要中国成功占领大部分成熟工艺市场份额,那么中国依然能在芯片领域成功崛起,所以国外媒体声称,中芯国际扩大芯片产能,是中国半导体崛起的希望,这句话一点也没错,虽然中芯国际最高工艺是14nm工艺,从表面上看和台积电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是实际上技术实力并差不了多少,在梁孟松的带领下,这几年中芯国际的快速崛起是有目共睹的,短短5年就从90nm迭代至14nm,如此进展是历史罕见的。

确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芯国际的发展速度要远超台积电和三星,之所以中芯国际在14nm就停止了脚步,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荷兰阿斯麦的EUV光刻机,实际上中芯国际已经具备生产7nm芯片的能力,只是由于阿斯麦不能自由出货,所以导致中芯国际至今仍然无法量产,也导致最高工艺仍然还是14nm工艺,相信老美也是意识到中芯国际的发展速度,所以才给荷兰施压不允许阿斯麦出售EUV光刻机给中国。

美国是什么时候向荷兰施压的?其实好巧不巧就是在中芯国际订购EUV光刻机的时候,当时中芯国际连预付金都已经交了,很快阿斯麦就会出货到中国,可是突然美国就向荷兰施压,其心意欲何为,相信已经暴露无疑,而中芯国际当时为何突然订购EUV光刻机,说白了,明眼人都能想通,那就是已经具备制造7nm芯片的能力,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结果东风却被美国给成功阻止了,这也足以证明了中芯国际才是美国真正害怕的对手,所以国外媒体声称,中芯国际扩大芯片产能,是中国半导体崛起的希望,这句话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可能在一般人看来,中芯国际要想真正崛起,那么就要在先进制程工艺上的实现突破,但是实际上中芯国际的发展重点,也正如外媒报道的那样,开始全面扩大成熟工艺的芯片产能,比如去年中芯国际就决定投资75亿美元,在天津建设12英寸晶圆厂生产线,主要是以110nm至28nm芯片工艺为主,计划月产芯片更是高达10万片,不仅如此,还有另外三座芯片工厂也分别建立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投资总额更是高达1700亿,可以说一切都如外媒预料的那样,中芯国际就是这么干的。

2022年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仅为245.92亿元,然而却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建立晶圆厂,可以说这是妥妥的大手笔,在外界看来,中芯国际的这些举动,就是已经放弃了对先进制程工艺的研发,彻底把重心放在成熟制程工艺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芯片短缺已经有所缓解,市场对先进制程芯片的需求有所下降,因此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高通和联发科更是纷纷都削减了先进工艺的芯片订单,英特尔和苹果更是推迟发布3nm芯片,就连台积电也计划放弃3nm工艺。

确实如此,虽说台积电在技术上领先中芯国际,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先进制程能不能给台积电带来稳定收益,相反中芯国际将赌注放在成熟工艺上,则是一条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康庄大道,因为全球成熟工艺市场需求依然旺盛,虽然在性能上不如先进制程芯片,但是其应用范围广泛,很多重点领域都需要成熟工艺,比如无论是智能家电还是航空航天领域,就连5G基站和汽车领域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都是需要成熟制程工艺的芯片,从此不难看出,中芯国际选择扩大生产成熟工艺的举动是正确的,这不仅是中国半导体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中国芯片在成熟工艺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可能。

查看全文

点赞

物联网智库

作者最近更新

  • 深度解析特斯拉最强自动驾驶芯片及视觉传感器
    物联网智库
    06-18 05:20
  • 芯片科技引领未来车联网,紫光展锐联合产业伙伴驱动智能交通新时代
    物联网智库
    2024-01-10
  • 探寻智能物联新范式|2023(第20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圆满落幕
    物联网智库
    2023-1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飞凌高价收购赛普拉斯后将成全球第八大芯片公司

    2019-06-04

  • 霍尔效应曲轴位置传感器应用原理

    2019-07-09

  • 苹果高管访问三星商讨iPhone芯片潜在短缺问题

    2019-07-19

  • 华为海思正为PC开发更多芯片 至少采用7纳米工艺

    2019-08-1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物联网智库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