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会是科技行业最大的投资吗?

传感器专家网 20210324

  • 太赫兹技术
  • 无线信息与能量传输
  • 6G通信
IDTechEx预测6G通讯将成为最大的科技投资之一。目前,其正处于健康的第一阶段,并预计到2030年将获得广泛部署。


IDTechEx预测6G通讯将成为最大的科技投资之一。目前,其正处于健康的第一阶段,并预计到2030年将获得广泛部署。

IDTechEx预测,6G通讯最大的应用并非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讯,而是物对物(Thing-to-Thing)。所使用的频率将再一次的升级。现今的5G是从GHz级别上升到数十GHz。6G可能始于几百GHz,然后延伸至1THz(太赫兹)。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在2030年,6G可以为超过5,000亿台联网机器进行服务,并可实践实时全息通讯,虚拟现实的未来。亦可期待无蜂窝通讯,以及无线信息与能量传输(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Energy Transfer;WIET)。其中,每年将有260亿个被动式RFID标签是采用WIET,而且传感器可以瞬间被侦测到,甚至 6G可以为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简单来说,即是6G是在早期发展阶段,但是迷失正在一出出的上演中。以下是人们过于不切实际或对6G的错误想法。

1、6G将无处不在。基本上,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太赫兹频率将用于本地层面和卫星之间,其余的是自由空间光学(Free Space Optical;FSO),因为铺设光纤连接6G将过于昂贵或不切实际。

2、在竞争之下,有数千枚LEO卫星已经布署,未来潜在布署6万枚卫星,将解决广域网6G的回传/前传网络的问题?答案也是否定的。未来无论从法规、安全、光污染、维修、延迟和其他问题来看,LEO卫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如果采用太阳能无人机和无人飞船,在仅仅20公里处高空飞行,且能持续5-7年的时间,具有巨大的优势,且更低的等待时间和成本,更重要易于维修且载荷更大。

3、透过长距离光纤网络的6G,将使物联网受益,这也不太可能发生。现有的能量收集功能太薄弱且间歇性,无法为99%的物联网节点供电,除非采用6G WIET。即使如此,每年支持数百亿且无处不在的6G物联网是不需要的。

4、6G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至关重要,这也是不对的。特斯拉的方法是即使在没有连接网络之下,亦可让自动驾驶运作。至于其他厂商亦可无需连网的LiDAR进行无人驾驶的操作。这就是为什么电信营运商,对6G机器人汽车的想法保持沉默的原因。车辆需要连网性,而6G虽然可以提供更好的连网,但并非唯一方式。

5、获得10THz附近的6G频段许可授权,能获得更高的6G性能?这也是不对的。一旦频段超过1THz,造成衰减会上升到严重的水平,而且组件研发也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

6、认为拥有B5G(Beyond 5G)就不需要6G的人士,他们想法是错误的。现今的一些研究已经确定6G对于定位和感测系统是属于关键技术,6G仍有其发展的必要性。

[批注] 自由空间光学(Free Space Optical;FSO)

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一种光通信技术,以光波为载体在真空或大气中以无线方式传递信息的通信技术,用于电信或计算器网络。可分为大气光通信、卫星间光通信和星地光通信。“自由空间”是指空气、外层空间、真空或类似物体。这与使用诸如光缆之类的固体形成对比,由于成本高或其他原因导致物理连接不切实际的情况下,反而FSO技术显得很有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器专家网

传感器行业综合服务平台,立志于建设便捷方便的传感器选型器、行业专业媒体

作者最近更新

  • 磁阻传感器_磁阻轮速传感器_磁编码器_磁开关传感器-专业生产厂家
    传感器专家网
    1天前
  • 【产品上传】免费展现您公司的产品!
    传感器专家网
    1天前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最新署名文章:多项传感器技术是人形机器人核心(前沿观点)
    传感器专家网
    1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6G持续升温 美国想要“翻盘”的愿望能实现吗?

    2020-07-16

  • 三星称今年开始研究6G 预计2028年商用

    2020-07-20

  • 三星发布《下一代超连接体验》6G白皮书

    2020-07-21

  • 专家:美国想绕过5G搞6G 但通信技术无法跨越式发展

    2020-08-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器专家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