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崛起,对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中国家电网 20210415

  • 消费电子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中国芯片界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一流企业将韩国的三星电子视为发展目标或终极对手,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中国的三星”,比如,TCL、紫光集团、兆易创新、闻泰科技等。

  中国芯片界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一流企业将韩国的三星电子视为发展目标或终极对手,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中国的三星”,比如,TCL、紫光集团、兆易创新、闻泰科技等。

  三星电子成立于1969年,是电子工业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更是全球最赚钱十大公司榜单上的常客。2020年,三星电子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8万亿元人民币、利润约2100亿元人民币。

  要论强,英特尔、台积电、英伟达同样堪称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王者,但是,为何独独“三星”引起了中国芯片企业的共鸣?

  受访人士认为,“三星模式”集中展现了产业链“垂直分工”极致:从离消费者最近的应用终端电视、电脑、手机,到大多数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存储芯片,以及芯片设计、代工业务,乃至芯片制造设备,三星均可自主生产。

  多位亲历全球芯片产业更迭的资深业界人士表示,这使三星电子相比竞争对手具有两大优势:一是上下游产业链高度联动,通过应用终端部门,芯片设计部门能更快获取市场需求并作出创新;二是研发、扩产能够有资金持续投入,三星电子趁市场低迷之机称霸存储芯片,正是依靠其他业务资金大手笔逆周期投资,压垮了竞争对手。

  瞄准三星,2009年,老牌家电企业TCL将产业链向下延伸进入显示面板行业,成立华星光电,并在几年后多次试水芯片行业。

  “缺屏少芯”曾经是我国电子工业长期的痛,显示面板可以占到电视成本的6成以上;存储芯片只要一涨价,我国的电脑企业就要面临亏损。

  华星光电经过十多年发展,显示产业规模已进入全球前列,支持了电视业务的扩张。2020年,TCL在全球销售了2393万台电视,销售量位居全球前三。

  遗憾的是,TCL的芯片产业没能像显示产业一样乘风破浪。

  紫光集团借鉴三星电子的发展经验,进行从芯片到云网的部署;被称作手机ODM界“超级战斗机”的闻泰科技,以海外并购方式向产业链底层布局“补芯”。历时四年、耗资300多亿元收购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龙头企业安世半导体让闻泰科技打通产业链核心环节,形成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半导体封装测试到终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平台。在缺芯涨价的情况下,确保了公司掌控市场主动权。

  以三星电子为代表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崛起历程,对我国芯片产业有哪些启示?

  业内专家认为,抛开外部因素变化不提,在韩国半导体产业起步初期,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资金和产业环境,以人才引进、技术许可、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取显性和隐性知识助力企业快速掌握先进技术。

  韩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联合三星、LG、现代和韩国6所大学将4MB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作为国家重点项目进行研发;通过“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等计划精准扶持大学的集成电路发展;推出《半导体芯片保护法》对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进行保护,等等。上世纪90年代,韩国三大财团重金投入58个研发中心,使韩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掌握了主动权。

  中国芯片产业近年也出现了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趋势——越来越多下游企业向上游的芯片环节布局,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了芯片设计企业平头哥,手机厂商小米推出图像信号处理器冲刺影像系统。

  平头哥市场部负责人高慧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平头哥研发的第一款人工智能推理芯片含光800完成淘宝所有的支持请求,成功经受住“双十一”对超强算力的挑战。“这完美印证了系统与芯片强强联合,有助于软硬件垂直化协同创新,有助于芯片产业高端化升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家电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电热毯卖爆欧洲真相:工厂并没大单,经销商低价甩货
    中国家电网
    2022-10-23
  • 小家电新赛道:“智能养宠”
    中国家电网
    2022-10-22
  • 从4G同步到5G引领 中国力量加速崛起
    中国家电网
    2022-10-2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当下MEMS技术应用概况及国内MEMS产业发展现状

    2019-03-28

  • 浅谈GPS天线中的四臂螺旋天线的一些应用

    2018-12-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家电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