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拥抱本土化策略,红杉资本宣布“三区独立”

澎湃新闻 20230606

  • 红杉资本
  • 风险投资
  • 本土化策略

红杉三大区域完全独立后,红杉中国将继续使用“红杉”中文品牌名,并采用新的英文品牌名“HongShan”。

北京时间6月6日晚,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对外宣布,该公司将进一步拥抱本地化策略,在2024年3月31日前实现美欧、中国、印度/东南亚三大区域完全独立,并分别采用不同品牌运营。

其中,红杉美欧(Sequoia Capital US/Europe)将继续使用“Sequoia Capital”的品牌名,红杉中国将继续使用“红杉”中文品牌名和采用新的英文品牌名“HongShan”,而红杉印度/东南亚将启用新品牌名“Peak XV Partners”。

在一封公开信中,红杉资本表示,长期以来,红杉采取了独特的运作模式,在不同区域建立了团队,各区域主体均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和投资决策权,同时有选择性地把部分后台职能进行全球集中化管理,确保各区域在这些职能运营上的一致性。随着红杉在各区域的业务主体和团队都已经成为当地市场的领导者,如何管理和运营去中心化的全球投资业务也变得愈加复杂和充满挑战。首先,更加深度的本地化发展情况使得部分后台职能的全球集中化运营模式逐渐成为负担而不是优势;其次,随着红杉在不同区域投资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并在全球范围内角逐行业领导地位,它们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相互竞争,而红杉各区域共用同一品牌则给这些创始人和成员企业带来一些困扰。因此,为了让各个区域的主体更好地服务好创业者和LP并保持持续领先,红杉决定彻底拥抱本土化策略,并将完全实现各个市场的独立运营和发展。

红杉资本成立于1972年的美国硅谷,是世界最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苹果、思科、甲骨文、微芯科技等知名科技公司最早的投资方。正是这家机构帮助美国硅谷地区崛起、并巩固了世界技术中心的地位。

2005年,红杉中国由携程网创始人沈南鹏与红杉资本共同创办,专注于科技、医疗、消费三个方向的投资。自创立至今,红杉中国投资了超过1000家企业,其中130多家企业上市。

查看全文

点赞

澎湃新闻

作者最近更新

  • 瑞典科学家发明导电“土壤”“拔苗”助长
    澎湃新闻
    2024-01-02
  • 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对外发布,预计明年投入应用
    澎湃新闻
    2024-01-07
  • 科学家×创业者|为恒智能孙耀杰:新型储能火太旺,三五年后便会尘埃落定
    澎湃新闻
    2023-1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红杉资本等正推动甲骨文公司收购TikTok

    2020-08-25

  • LP说要签对赌,我失眠一整晚

    2022-03-04

  • VC假装做尽调的艺术

    2022-03-12

  • 产业丨红杉资本等风投资金正不断涌入“Web3”

    2022-03-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澎湃新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