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定价”已成新趋势?人形机器人也打起了价格战

澎湃新闻 20251025

  • 价格战
  • 人形机器人
  • 具身智能

“万元定价”已成新趋势?人形机器人也打起了价格战

尽管不少人仍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尚未真正走向成熟,但价格竞争的风潮已悄然兴起。

紧随全球首款定价低于1万元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开启预售的次日,10月24日,加速进化(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英文名:Booster Robotics)也推出了其入门级具身智能开发硬件平台Booster K1,首批100台限量发售,定价2.99万元。

京东商城上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的页面显示,截至10月25日下午,两家产品的预售信息已同步上架至京东智能机器人自营旗舰店限时专区。数据显示,“小布米”的预售数量已达447台,而定价2.99万元的K1预约人数也达到267人。这种时间上的紧凑发布节奏,引发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价格走向与行业竞争态势的关注。

京东商城上的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来源:京东商城

价格战是否已经到来?

价格,一直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实现大规模量产并走入千家万户的关键因素。

松延动力推出的“小布米”Bumi,以9998元的售价成为全球首款售价低于万元的人形机器人。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松延动力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在10月2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下降是大势所趋,“人形机器人本就不应价格居高不下。” 据其公布的信息,“小布米”在预售开启的三小时内销量突破200台。

对于市场上有关两家公司是否在开展“价格战”的猜测,加速进化副总裁赵维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定价应从执行完成率与交付能力的角度来考量。当前2.99万至3.99万的区间,是衡量性能与量产潜力之间平衡的务实选择。若想进一步降低售价,则需看是否能实现万台级别的出货。

加速进化CEO程昊在10月24日“2025加速进化生态大会”上指出,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具潜力的智能体形态之一。2.99万元的限时售价,有助于打破“具身智能技术门槛高、应用成本高”的长期瓶颈,为人形机器人的普及扫清关键障碍。

万元机器人能做些什么?

虽然低价能够吸引市场注意力,但人形机器人的功能表现和量产能力仍是消费者和行业关注的重点。有观点认为,低价并不等于高性能,“一万元买来的可能只是个会动的玩具”。

从产品特点来看,两款机器人在外形设计、性能规格与目标市场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的身高为94厘米,重量12公斤,主要面向科技爱好者、青少年编程教学以及家庭陪伴等场景。此外,该产品还提供EDU版本,定价2.49万元,更专注于教育用途。

加速进化的K1则定位为入门级具身智能开发平台,适用于机器人教育与赛事场景。该机器人身高1米,重19公斤,具备模仿迈克尔·杰克逊“太空步”的舞蹈能力,突出其在娱乐和教学方面的表现。

据悉,K1的市场推广战略包括“百城万校”计划。加速进化计划在三年内与1000多所高校、2000多所职业学校以及7000多所中小学建立课程合作,推动机器人教育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目前还不是比拼价格的时机

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此前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曾明确指出,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尚处于发展初期,价格不是首要竞争要素。他强调,更重要的是让客户感受到产品的实用性,而非仅关注成本。若市场一味追求低价而忽视性能,将对研发造成严重冲击。

在今年8月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董事长王兴兴在回应“R1起售价3.99万元”的提问时表示,小型人形机器人通常成本更低,而大型机器人价格较高。他同时表示,公司希望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更多用户采购,从而扩大用户基数,鼓励更多开发者在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应用生态。

在王兴兴看来,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前提。唯有实现较高的出货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平台生态,丰富机器人的功能与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繁荣。

查看全文

点赞

澎湃新闻

作者最近更新

  • “万元定价”已成新趋势?人形机器人也打起了价格战
    澎湃新闻
    16小时前
  • 宇树机器人首次有了仿生人脸
    澎湃新闻
    5天前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发布《上海宣言》,全面推动绿色转型
    澎湃新闻
    10-17 18:2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伊朗推出带有多种传感器的新型人形机器人

    2020-02-20

  • NB-IoT模组价格战将给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2020-05-07

  • 高温催化空调行情 价格战仍困扰行业

    2020-05-14

  • 厨电行业“渡劫”关键词:转线上、成套卖、价格战

    2020-05-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澎湃新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