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擦亮“中国天眼” 提高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和使用效率

感知中国 20230730

  • 智能机器人
  • 射电望远镜
  • 天文观测

 

 

    新华社贵阳7月26日电(记者欧东衢 吴箫剑)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运行维护工作是保障其正常观测的重中之重。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在“中国天眼”通过现场验收,智能机器人为“中国天眼”提供运行维护保障。

    此次通过验收的项目包括5套机器人系统和平台,分别是馈源支撑缆索及滑车检测机器人、促动器自动化维护机器人平台系统、反射面激光靶标维护机器人、馈源接收机拆装机器人及无线电干扰智能监测系统、馈源舱全天候智能测量系统。

    该项目突破了“中国天眼”高空复杂障碍物馈源支撑钢索与滑车安全检测、大批量液压促动器群自动化维护、大坡度反射面激光靶标自动维护、全天候馈源舱位姿测量、馈源接收机高效率更换、无线电干扰智能监测、馈源舱全天候测量等机器人技术,解决了“中国天眼”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高危作业风险隐患、人工维护效率低下、气候条件制约观测等问题。

    “智能维护机器人系统将有效确保‘中国天眼’的运行安全,提高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和使用效率,促进天文成果的产出。”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据测算,这些成果每年能为“中国天眼”增加约30天的可观测时间。

    当前,“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发现的新脉冲星已超过800颗,是国际上同一时期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继续保持着我国在低频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

    据了解,该项目研究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将进一步深化我国特种机器人的工程化应用,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快速发展。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中国

作者最近更新

  • 自动驾驶中感知、决策、控制,都起到什么作用?
    感知中国
    09-01 10:54
  • 跨界收购六维力传感器企业引监管关注
    感知中国
    08-19 11:10
  • 扬州国扬电子CIM项目启动:构筑功率半导体智能制造数字基座
    感知中国
    08-15 14:4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0第五届北京国际人工智能产品展览会

    2019-11-11

  • 传感器在机器人技术研究发展历程中如影随行

    2020-01-03

  • 人工智能医疗未来光明可期!

    2020-02-25

  • 科学家邀请你帮找黑洞!

    2020-03-0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中国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