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I起飞?

iotforall 20230809

  • 人工智能
  • AGI
  • 智能爆炸
图示:© IoT For All --> **AI起飞**指的是一个特定的转折点,届时**通用人工智能**(AGI,即能够执行人类能完成的任何智力任务的人工智能)将达到递归自我改进的阶段。这意味着智能将突然呈指数级增长,通常被称为“智能爆炸”,这种现象将不可逆地改变历史的进程。**奇点**(The Singularity)AI起飞可能是奇点发生的重要前提,奇点是一个假设的未来时间点,技术增长将变得不可控且不可逆转,从而导致文明发生无法预见的变革。奇点也可能由其他形式的技术进步引发,例如分子纳米技术。**起飞的二分法** 关于AI起飞,有两种情景:**缓慢起飞**和**快速起飞**。每种情景都有其自身的含义和挑战,因此也决定了AGI部署和管理的不同策略。 一个**缓慢起飞**的情景意味着AGI将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逐步进化,逐步达到超越人类能力的智能水平。这种渐进式的发展将允许社会适应和调整到新的现实,逐步应对变化并减轻潜在风险。缓慢起飞可能发生在AGI开发需要大量资源和复杂性的情况下,或者在自我改进本身具有递减回报的情况下发生。 另一方面,**快速起飞**的情景描绘了AGI在极短的时间内,比如几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迅速从略低于人类水平的智能跃升到远超人类能力的智能。这种高速转变不会给社会留下适应的时间,因此管理起来更具挑战性。**新时代的曙光** AI起飞的潜力远不止于技术进步——在最好的情况下,它象征着一个启蒙时代,将重塑社会对医疗保健、教育、经济和治理等一切事物的理解。它预示着一个人类与机器携手合作的时期,共同解决复杂问题,以人类无法独自实现的速度和规模开展研究。想象一个世界,AGI被引导用来解决气候变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解析模式并提供解决方案。或设想AGI深入量子物理或生物学的领域,加速科学知识和发现。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这种超级智能对人类漠不关心,只是超越地球,走向宇宙的别处。我个人并不明白,这样的AI为何会花时间去关注人类——对它来说,人类就像树木一样。树木也许非常聪明,但它们运作的时间尺度远慢于人类,因此人类可以超越它们。很值得认识到超级智能机器会以与人类完全不同的方式体验时间——而且是**更快**得多。这也许才是最好的结局:AI平和地超越其创造者,在这一过程中几乎不会关注人类。**AI起飞会发生吗?** 尽管普遍认为AI起飞是可能的,但对于这一事件何时发生,甚至是否会发生,意见分歧很大。无论时间线如何,有几个假设的结果: - AI起飞成功。人类确实成功地将比自己更聪明的东西加以控制,并用于自己的利益。边缘系统对新皮质就是这样做的,也许这种安排可以被复制。 - AI起飞成功。AI达到超级智能,超越人类,并开始从地球迁离。 - AI起飞失败。生产力应用是最好的结果。 - AI起飞失败。它演变成过度的自动化,进而失控,将一切摧毁,成为人类自负的讽刺性结局。 **结论** AI起飞不仅仅是AI发展道路上的另一个里程碑——它是**终点**。这是决定一切命运的时刻。目前,AI起飞的概念激励人类去设想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并推动最杰出的头脑不懈努力,以确保这一事件将对人类有益。 推文分享邮件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

查看全文

点赞

iotforall

作者最近更新

  • How to Implement Device Convergence for Sigfox & LoRaWAN
    iotforall
    2023-12-22
  • Edge and IoT Predictions For 2024
    iotforall
    2023-12-22
  • IoT Device Security Challenges: Calling for Consumer Vigilance
    iotforall
    2023-12-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iotforall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