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带芯片自研有多难?

江苏半导体协会 20230920

  • 5g通信
  • 基带芯片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9月13日凌晨,苹果最新iPhone 15系列旗舰机发布,虽然抢先一步实现了3nm在消费终端的商用化,但苹果在5G基带芯片上并没有迎来新的进展。

 

9月11日晚,高通宣布已与苹果达成协议,为苹果在2024年至2026年推出的智能手机提供骁龙5G调制解调器(基带)及射频系统。此前苹果纳入了英特尔的基带芯片研发团队,表露了其自研基带芯片的愿望。而此次苹果与高通合作也意味着前者的基带自研之路并不顺利,未来3年仍然无法摆脱对高通的依赖。

 

一向高冷的苹果,在5G基带芯片这件事上还是低下了头。

 

手机作为移动设备,其通信能力是一切的基础。而基带芯片作为一种用于无线电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数字芯片,承载了通信终端的信息处理功能,包括与网络设备信号的接收发送、编解码等任务。通俗地讲,基带芯片是终端内部其他软硬件与外部网络的沟通接口。

 

在2G和3G时代,基带芯片的设计可谓多方混战,随着竞争加剧,许多厂家接连退出基带战场。到了5G时代,仅有高通、三星、华为、紫光展锐、联发科等少数几家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5G基带芯片。

 

纵然苹果自身具有一定的芯片研发能力,且有A系列与M系列珠玉在前,却在基带芯片上苦无进展。

 

在技术要求方面,基带芯片的研发门槛极高。半导体行业专家盛陵海告诉记者,基带芯片的难度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专利问题、功耗、速度、成本的平衡,甚至还有卫星通信等新增加的技术要求等。其最主要的难点可以从垂直度和宽度两个视角来看。从垂直角度来说,基带芯片不仅要支持5G,还要向下兼容4G、3G和2G的所有主流标准。从宽度来看,基带芯片要支持全球的网络制式,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要求,并进行完善的现场测试。如今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基带芯片供应商,基本上都是从2G时代就开始进行技术和专利积累。

 

另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一方面,因为兼容需要,过去几代通信技术的专利积累,是每一家尝试自研5G基带芯片的企业绕不过的高山;另一方面,由于5G通信制式逐渐增加,且频段组合更加复杂多样,对新一代的基带芯片提出了更多要求:一是具备复杂多样的功能模块,但依然要保持高集成度;二是具备海量软件应用,同时也有更好的通用平台去承载和适配,尤其对AI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通信功能之外,5G更广阔的应用范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该业内专家称,为满足eMBB、mMTCL、uRLLC三大典型场景需求,5G的目标市场不仅限于手机等消费类产品,还涵盖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新型应用场景。这就要求通信芯片可以处理Gbit/s级别带宽的数据流,并且在一些关键任务应用中实现毫秒级通信时延,所以5G基带需要更大的弹性支持不同的规格,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垂直应用领域的侧重点。

 

基带芯片的研发壁垒随着技术和时代一再拉高,此时再回看从2G到5G的基带芯片“大逃杀游戏”,圈内的“玩家”已越来越少。这便引出了市场竞争激烈之缩影——一方面是芯片设计能力和通信技术积累兼具的企业屈指可数;另一方面则是在5G飞速发展,技术越发“内卷”的环境之下,其人才成本和研发成本一路走高,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也存在战略性放弃的可能性。由此,在消费电子市场整体疲软的当下,基带芯片这一细分市场形成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苹果大费周章都只得再次牵手高通,新入局者想弯道超车更是难上加难。

 

(来源:中国电子报/JSSIA整理)

查看全文

点赞

江苏半导体协会

作者最近更新

  • 英特尔将为车用芯片设计厂商Valens代工
    江苏半导体协会
    2024-01-11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江苏半导体协会
    2024-01-11
  • 芯原股份拟募资18.08亿元投建Chiplet及新一代IP研发项目
    江苏半导体协会
    2024-01-1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飞凌高价收购赛普拉斯后将成全球第八大芯片公司

    2019-06-04

  • 霍尔效应曲轴位置传感器应用原理

    2019-07-09

  • 苹果高管访问三星商讨iPhone芯片潜在短缺问题

    2019-07-19

  • 华为海思正为PC开发更多芯片 至少采用7纳米工艺

    2019-08-1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江苏半导体协会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