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Power Integrations让牵引逆变器更安全可靠

电子产品世界 20220321

  • SiC MOSFET
  • 牵引逆变器
  • InnoSwitch3-AQ

牵引逆变器是帮助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实现能量转化和传输的重要装置,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和续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203/432154.htm

2020年11月30日,在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上,Power Integrations大功率FAE经理王强作主题演讲——《提高牵引逆变器安全可靠性的IC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如何借助Power Integrations的IC解决方案打造更安全可靠的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

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主办,ASPENCORE合办,邀请了整车厂商、Tier 1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半导体厂商和智能驾驶开发商等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汽车电子的设计、供应链、测试及质量控制等热门话题。

从IGBT到SiC MOSFET  支持更高的母线电压

当前,电动汽车演进的方向和用户需求是一致的,那就是充电更快、续航更远。电动汽车的母线电压开始由普通的400V转向电动巴士所采用的800V,甚至是更高的925V,以实现:

● 充电速度更快

● 电缆中的电流更小

● 动力系统重量更轻、散热更少

在此过程中,传统牵引逆变器在效率、续航、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都遇到了瓶颈。王强认为:“逆变器的传动系统开始转向基于SiC的功率器件,使用SiC模块替换旧有的IGBT模块,以支持更高的母线高压,进而帮助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

当然,不管是基于IGBT模块,还是基于SiC模块,牵引逆变器解决方案都需要满足ISO 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国际标准,当车辆发生故障时,系统要保护用户。

应对ISO 26262要求  InnoSwitch3-AQ提供极高的可靠性

王强指出,ISO 26262要求在牵引逆变器中使用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在辅助电池失效的情况下,为车辆安全转向和减速提供动力,既要能够在动力电池电压下工作,当主电压母线受到影响时,EPS需要在30 VDC(MIN)电压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工作。

当然,EPS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满足功能安全概念设计,比如防止电机产生自主扭矩,防止电机产生死锁扭矩,以及防止电机不提供动力等等,以上这些对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适用于EPS的InnoSwitch3-AQ可以帮助设计者应对这些挑战。InnoSwitch3-AQ反激式开关IC从高压直流母线取电,为驱动电机控制和牵引控制器提供供电,能够支持超宽输入范围:30至550V或30至925V母线电压。

InnoSwitch3-AQ参考设计

InnoSwitch3-AQ采用Power Integrations的高速FluxLink™耦合技术, 可在无需专用隔离变压器检测绕组和光耦的情况下,实现±3%的高精度输入电压和负载综合调整率。集成的750 V MOSFET可满足严格的汽车降额要求,片上同步整流控制器在标称400 VDC输入电压下可提供90%以上的效率。同时,InnoSwitch3-AQ系列IC符合AEC-Q100标准,并在生产过程已通过IATF16949认证,为系统提供完善的保护。

对于800V和电压更高的母线应用可选用StackFET™。适用于30V-925V输入的30W外部电源DER-859Q就是采用tackFET™的类似设计,可以支持最高925 V母线电压。

DER-859Q参考设计

驱动和保护  助力基于SiC模块的逆变器

上面已经提到,采用基于SiC模块的牵引逆变器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是未来的大趋势,Power Integrations为此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除了InnoSwitch3-AQ,演讲中王强还提到了SiC MOSFET门极驱动器以及过压保护和di/dt控制“AROC”。

SCALE-iDriver是适用于IGBT和SiC MOSFET的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门极驱动器解决方案,已通过AEC-Q100认证1级标准,并符合LV123标准。

其中,SIC1181KQ和SIC1182KQ是适用于BEV和PHEV牵引逆变器的SiC MOSFET门极驱动器,前者适合350V/400V电池,后者适合800V电池。

SIC1181KQ和SIC1182KQ都集成了FluxLink技术,提供最高1200V加强绝缘,支持开关频率最高至150kHz,峰值输出门极驱动电流为±8A @TA = 125 °C,并提供完善的保护:

● 漏极-源极过压保护

● 通过电阻串实现超快短路保护 - 典型短路响应时间<2µs

● 针对集成电流检测/镜像功能的SiC MOSFET,可实现过流关断

● 原方和副方欠压保护(UVLO)

SIC118xKQ驱动设计

在短路保护部分,王强重点介绍了过压保护和di/dt控制“AROC”——Advanced Resistive Overvoltage Control(高级阻性过压控制)。

在现实应用中,为了应对短路情况不得不增大驱动电阻。此妥协的后果是,在部分/满负载工作状态下,开关损耗偏高。SIC1182K可优化门极电阻,最大程度减小开关损耗,提高短路关断可靠性,可提高WLTP(全球轻型车测试规程)的效率。

有无“AROC”对比

总结

随着电动汽车对充电效率和续航里程的要求不断提高,母线电压升高是大势所趋,这也伴随着很多设计挑战,基于SiC模块的牵引逆变器是化解难题的“魔法棒”,而Power Integrations要做的就是让其持续安全可靠。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产品世界

作者最近更新

  • XP Power将在Electronica展示高压电源解决方案
    电子产品世界
    2022-10-22
  • 基于国产ARM核MCU的液冷智能控制系统
    电子产品世界
    2022-10-21
  • 增速放缓,政策与业务需求推动SDS&HCI市场增长
    电子产品世界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Power Integrations旗下高效率单通道门极驱动器已通过汽车级认证

    2020-03-19

  • 上海瞻芯电子新专利曝光:改良SiC器件 提升产品可靠性

    2020-05-07

  • 罗姆开发出业界先进的第4代低导通电阻SiC MOSFET

    2021-08-30

  • ST:加快推进第三代半导体在工业市场的应用

    2020-06-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产品世界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