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成功研发柔性、可生物降解的超级电容器植入物

科技门 20231122

  • 柔性电子器件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近日更新动态,在兰伟教授的带领下,柔性电子科研团队针对生物可降解能源系统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近日更新动态,在兰伟教授的带领下,柔性电子科研团队针对生物可降解能源系统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该柔性电子科研团队针对体内植入特殊应用场景,全部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通过构建异质结和利用凝胶电解质的离子限域效应,获得电化学性能优异的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将其作为生物可降解能源系统的电能储存模块。

科研团队为提升系统的持续供电能力,集成了无线充电模块与电能储存模块,构成一体式柔性生物可降解供能系统。

该系统能够完全保形地粘附在生物组织三维表面上,不会造成生物组织的任何机械损伤。

无线电力输送设备由镁线圈组成,当外部发射器线圈放置在植入物上方的皮肤上时,镁线圈会为设备充电。

线圈在皮肤下吸收的能量通过电路,然后进入由混合锌离子超级电容器(电离器)组成的储能模块。就其特性而言,电离器处于电容器和化学电源(如电池)之间的中间位置。虽然超级电容器每单位体积存储的能量比锂电池少,但它们具有高功率密度,因此可以始终如一地提供大量能量。

利用 MTT 比色法对器件所用材料进行了细胞毒性的评估,结果证实电化学氧化制备的 MoOx 微纳米片和 Alg-Na 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

器件封装后,在模拟体液环境(37 ℃,0.1 mM PBS 溶液)中可以有效工作 30 天,任务完成后会完全降解。将器件植入到 SD 大鼠背部皮下六个月后,通过新陈代谢被完全吸收,期间未观察到嗜中性粒细胞和明显的炎症。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门

作者最近更新

  • 荷重传感器:一文看懂它的原理与选型逻辑
    科技门
    09-25 12:42
  • 选对雨量传感器,不只是看下雨不下雨的事
    科技门
    09-24 22:40
  • 摩托车油表传感器:你每天都在用的“油耗管家”
    科技门
    09-24 06:0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工程师完全从线程制造晶体管和电子设备

    2019-08-22

  • 柔性可穿戴材料新进展:美国用亚麻纤维制成新型晶体管

    2019-08-27

  • 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应用与未来发展

    2019-10-25

  • 液态柔性机器人未来可搭载各类传感器递送药物

    2019-11-1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