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生育的基因突变会缩短寿命

感知中国 20231210

  • 基因突变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对超过276000人的遗传和健康信息进行了回顾,为一项有数十年历史的进化理论——威廉姆斯假说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1957年,进化生物学家乔治·威廉姆斯提出,如果导致衰老的基因突变在生命早期有利于促进早期繁殖或产生更多后代,那么它们可能会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威廉姆斯的想法现在被称为衰老的拮抗多效性假说,虽然得到了个别案例研究的支持,但缺乏明确的全基因组证据。

  新研究发现,繁殖和寿命在基因上呈强烈负相关,这意味着促进繁殖的基因突变往往会缩短寿命。

  此外,根据该研究,与携带导致其生育率相对较低的突变的个体相比,携带导致其生育率相对较高的突变的个体,活到76岁的可能性更低。

  不过,研究人员警告说,繁殖和寿命同时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影响。与环境因素(包括避孕和堕胎对生殖的影响以及医学进步对寿命的影响)相比,研究中讨论的遗传因素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研究结果为威廉姆斯的假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即衰老是自然选择的副产品。自然选择很少“关心”人类在繁殖完成后能活多久,而人类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在繁殖结束时决定的。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当控制基因预测的繁殖数量和时间时,只生两个孩子有利于拥有最长的寿命。生育孩子越少或越多,都会缩短寿命。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中国

作者最近更新

  • 产业链协同共促车网融合迈向新阶段
    感知中国
    16小时前
  • 产业链协同推进,打通“车网融合”关键一环
    感知中国
    2天前
  • 手机eSIM商用启动,推动物联网eSIM加速实施
    感知中国
    5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中国科研团队表示新冠病毒已突变,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

    2020-03-05

  • “长寿明星”为啥能活得久?16种动物提供抗癌与衰老新线索

    2022-04-18

  • 研究:整个动物王国的基因突变揭示了衰老的新线索

    2022-04-19

  • 一天新增114万例,奥密克戎是最“毒”病毒吗?

    2022-07-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中国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