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协委员胡昌华:以重点关键产业园为核心 一体化促进传感器仪表产业集群化发展

知语 20240124

  • 温度传感器
  • 仪器仪表
  • 传感器产业集群

“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是未来一切互联和数据共享的基石。”1月23日,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科技部主任胡昌华建议以重点关键产业园区为核心,促进传感器仪表产业集群发展。



胡昌华介绍,北碚区传感器相关产业产值作为全市传感器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占全市产值的近60%,引进了川仪、银河试验、华立仪表、继联、重材院等一大批优质传感器企业。2023年,传感器仪表产业被纳入重庆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地图。

但在调查中,胡昌华发现产业发展仍存在产业发展协调性低、区域竞争劣势等问题。一方面,成渝传感器优势资源缺乏有效链接。成都市和德阳市在研发、设计和软件方面具有优势资源。我市在基础材料、制造、包装和测试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然而,目前,成渝尚未形成资源互补和优势耦合效益。另一方面,我市传感器产业链分散在多个区县,区县之间形成同质化竞争,特别是各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竞争”政策和相互“内耗”问题。

此外,普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产业发展支持不足。平台数量少,这些平台主要用于单位或国家科研,公共产业化作用薄弱;政策措施“黄金含量”低,“核心”措施少,园区和企业收益不强;应用场景开放不足,企业难以进入当地市场。

胡昌华建议,首先要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传感器产业发展联盟,促进两地传感器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提升成渝传感器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强市级政策统筹,明确重庆传感器重点产业园为主阵地,形成全市产业规划、招商发展的“棋盘”

支持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四联集团牵头,整合全市仪器仪表企业,配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国家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中心,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推进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住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强产业支持。研究制定传感器行业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前沿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创新人才集聚、对外合作交流。

引导开放应用场景。引导长安、赛利斯汽车等龙头汽车企业适当开放温度传感器和更多智能网络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应用场景,允许当地优秀中小科技企业参与竞争,进入城市汽车企业供应链体系。支持优秀中小型传感器企业参与制定温度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标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知语

作者最近更新

  • 精密测量领域的国产替代:泓川科技 HC8-030 vs 松下 HG-C1030 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比
    知语
    04-12 06:46
  • 芯片将越来越贵,台积电明年晶圆代工提高10%
    知语
    2024-07-13
  • 立芯科技件射频芯片封装项目开工
    知语
    2024-06-1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城市地下黑匣和耕牛项圈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2018-12-03

  •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国外航空领域的多个应用案例

    2018-12-03

  • 世界知名厂商谈机器人与智慧家庭的概念及面临的挑战

    2018-12-03

  • 配电房定期巡检工作中的巡检机器人应用案例

    2018-12-0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知语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