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铝质电解电容前五大厂
国产铝质电解电容器行业的前五大厂商主要基于技术实力、市场份额、产能及品牌影响力综合评估如下:
1. 艾华集团(AISHI)
行业地位:国内铝电解电容龙头企业,2024年上半年业务收入达19.25亿元,略高于江海股份(19.10亿元),2023年产量为97.26亿只,市场份额居首。
技术优势: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腐蚀箔+化成箔+电解液+设备+电容),在工业电源、新能源领域(如光伏、储能)表现突出,并逐步拓展固态电容等高端产品。
客户覆盖:台达、富士康、海尔、格力等知名企业。
2. 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地位:长期位居国内铝电解电容销售收入第一,年产能超20亿只,产品覆盖消费电子、通信电源、军工等领域,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合作:与日立合资生产,技术对标中高端市场,并通过“电解电容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
3. 万裕三信(SAMXON)
背景与产能:港资企业,收购松下厦门电解电容事业部后,继承其技术与管理,月产能达7亿只,主打高压高容产品,国内市场认可度较高。
市场定位:介于台系与大陆品牌之间,品质优于多数国产厂商,尤其在电源和工业领域应用广泛。
4. 常州华威电子有限公司
产能与市场:年产量超40亿只,早期以低端市场起家,近年通过技术升级逐步转向中高端市场,产品通过UL认证,出口西欧及东南亚。
技术发展:引入日本专家团队,计划发力中高压电容及开关电源市场。
5. 厦门信达电子有限公司
产品覆盖:国内全系列铝电解电容主要生产商之一,年产能30亿只,覆盖4V~500V、-55℃~+125℃的广泛规格,应用于航天、国防等重点工程。
合资合作:与德国EPCOS合资生产螺丝型电容,技术实力国内一流。
其他重要厂商
绿宝石电子科技:专注于高分子固态电容,在LED驱动电源领域占比较高。
东阳光实业:产能达8.55亿只(小电容+大电容),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尤其在计算机和一次性相机领域。
国产铝电解电容厂商中,艾华集团和南通江海为双龙头,占据技术和市场主导地位;万裕三信、常州华威及厦门信达则凭借产能和细分领域优势跻身前五。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有影响请告知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贴片跳线与0欧姆电阻4小时前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