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微(688396)&士兰微(600460)和新洁能(605111)谁是国内MOS一哥?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在电路中常用作开关元件。MOSFET 由于场效应管的栅极被绝缘 层隔离,又称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 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热稳定性好、 电压控制电流等特性,在电路中,可以用作放大器、电子开关等用途。
根据下游场景所需电压进行划分,一般认为应用电压低于 300V 的 MOSFET 为中低压 MOSFET,一般用于消费级应用,主要产品形态为 Trench MOSFET,即沟槽型 MOSFET(12V-250V)和 SGT(ShieldedGateTransistor,屏蔽栅沟槽)MOSFET(低于 300V); 高于500V 为高压 MOSFET,产品形态为 SJ-MOSFET,即超级结 MOSFET,主要在高 压(600V-900V)领域,一般用于汽车、航空等领域。
这里对国内规模较大的公司华润微688396 士兰微600460 和新洁能605111三家MOS大厂的财报产能以及技术路线做一个简单对比分析,看一下谁是国内MOS一哥?
1. 产能规模与模式对比
公司 | 产能模式 | 核心产能布局 | MOSFET产能地位 |
华润微 | IDM(全产业链) | 重庆8英寸线满产(产能利用率90%+) 深圳12英寸线2024年底量产(规划月产能4万片) | 3条6英寸和2条8英寸。 6英寸晶圆年产能约为247万片,而8英寸晶圆则为133万片。深圳厂年产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 车规级认证AECQ |
士兰微 | IDM | 8英寸线满负荷生产 12英寸线加速扩产(2024年IGBT/SiC模块产能增30%+) | 月产 9000 片 6 英寸 SiCMOS 芯片 车规级认证AECQ |
新洁能 | Fabless(无厂) | 依赖华虹宏力代工,无自主晶圆厂,自建封测厂 | 中低压MOS为主,产能受代工制约 车规级认证AECQ |
关键结论:华润微凭借IDM产能自主性及12英寸线量产,产能规模绝对领先;士兰微扩产激进但侧重IGBT/SiC;新洁能无晶圆厂,产能控制力弱
2. 2024年财务表现对比
指标 | 华润微(24年) | 士兰微(24年) | 新洁能 (24年) |
营收 | 101.19亿元 | 112.21亿 | 18.28亿 |
净利润 | 7.62亿元 | 2.20亿 | 4.35亿 |
毛利率 | 28.43% | 19.09% | 36.42% |
研发投入 | 11.67亿 | 10.8亿 | 1.04亿 |
详细数据:
华润微:2024年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多点突破,MOSFET产品在汽车电子、工业及AI服务器等领域销售进一步扩展,IGBT产品在工业及汽车电子领域销售占比超70%,车规产品已批量供应动力总成、热管理等核心系统。功率模块业务规模同比增长55%,功率IC产品在电机领域营收同比激增69%,车规级芯片通过ASIL D最高安全认证。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产品分别实现39%和26%的同比增长。
士兰微:2024年,士兰微在功率半导体和分立器件业务上表现分化。IGBT和SiC(碳化硅)模块、器件营业收入达到22.61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公司在汽车、光伏等领域的IGBT和SiC产品实现了批量供货,尤其是在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方面,已在国内多家客户中实现批量出货。此外,公司还完成了多个电压平台的RC-IGBT(逆导型IGBT)产品的研发,并在汽车主驱、储能、风电等领域推广使用。其他分立器件产品的营业收入为31.77亿元,同比下降4%。这部分产品包括超级结MOSFET、快恢复二极管等,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产品结构,减少了低价值芯片的产出。尽管公司在高端分立器件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营收的下滑表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仍面临压力。
新洁能:2024年,新洁能在市场营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抓住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的机遇,成功扩大了中高端市场的应用规模。特别是在SGT-MOSFET产品方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43%,销售占比从37.11%提升至42.86%。然而,IGBT产品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尽管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5%,但受价格竞争影响,销售收入仅增长3.17%,销售占比大幅下降。这表明公司在IGBT产品上的定价策略和市场竞争力仍需进一步优化。
3. 技术路线与产品竞争力
公司 | 硅基MOSFET | 第三代半导体布局 | 车规进展 |
华润微 | 全电压覆盖,国内市占率第一 | SiC模块批量出货(光伏/车载),6英寸线产能2500片/月 | 车规产品认证完善,占收入19% |
士兰微 | 超结MOSFET(高压领先) | SiC器件营收增30%+,12英寸线扩产中 | IGBT模块批量供货,MOSFET声量弱 |
新洁能 | 中低压消费/工业级为主 | SiC/GaN进展缓慢,无自主产线 | 缺车规布局,依赖工业市场 |
技术争议点:
SiC:渗透率加速(2030年电动车占比超40%),华润微/士兰微卡位优势明显;
新洁能技术代差扩大,面临高端市场边缘化风险
4. 行业地位与核心结论
国内MOSFET最大工厂:华润微
产能依据:IDM产能国内第一,12英寸线量产
市场地位:Omdia、Yole等机构认证全球屏蔽栅MOSFET前三,国内份额
60%+
综合壁垒:IDM全链条+车规落地能力+第三代半导体量产进度全面领先
挑战者
士兰微:扩产激进(2023年在建工程超15亿),但MOSFET非核心业务,毛利率偏低(18.14%)制约盈利
新洁能:Fabless模式供应链脆弱,中低压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
风险与机会(2025年关键观察点)
华润微:12英寸线量产进度(2024Q4)及SiC上量速度(目标2024年2倍增长)
士兰微:价格战对毛利率的侵蚀
新洁能:车规突破与代工成本管控能力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 ,如有影响请告知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