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维100nm高容MLCC系列高端化破局
近期,信维100nm高容MLCC系列—0402/226等产品实现成功研发,该系列产品采用平均粒径为100nm的钛酸钡瓷粉,以及自主研发的添加剂配方,先后攻克了100nm超细粉体分散、<1μm超薄流延、超高层精密叠层和无端差压合切割等技术难题,产品尺寸小于1.2mm*0.7mm*0.7mm,拥有22μF的高容量和6.3V的额定电压,常温IR可达到108Ω,高温IR也在107Ω数量级
1. 技术突破核心:100nm介质层工艺
定义:在0402超微型尺寸(0.4×0.2mm)上实现22μF(226)超高容值,突破材料分散与叠层极限。
关键创新:
纳米粉体分散技术:攻克100nm钛酸钡粉体团聚难题,介质层厚度降至1μm以下(较行业平均薄20%),单位体积容值密度提升120%
超薄流延工艺:采用精密流延设备实现0.6μm陶瓷薄膜连续涂布,支持800+层堆叠(接近村田水平)
高频低损耗特性:介电损耗≤0.025(@1MHz),适配AI芯片5GHz+高频场景
2. 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巨头
参数 | 信维0402/226 | 村田同级竞品 | 优势 |
容量密度 | 22μF/0402 | 10μF/0402(GM系列) | 容量提升120% |
温度稳定性 | ΔCC≤±15%(-55~125℃) | ±22%(同温区) | 耐温波动性提升30% |
高频损耗 | ≤0.025(1MHz) | ≤0.03(1MHz) | 信号完整性更优 |
注:该系列覆盖0201至1206全尺寸,车规级产品通过AEC-Q200认证
3.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核心领域:
AI算力硬件:
单台GB200服务器用量2.5万颗,高容MLCC占比超60%(价值量约1200元/台)
解决GPU瞬时电流波动(800W+功耗)的供电稳定性问题。
新能源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BMS)单机需求500+颗,耐125℃高温为刚需
AIPC/手机:
AIPC单机用量1600颗(较传统PC增60%),0402高容型号占比40%
4. 产业意义与国产替代进程
战略价值:
打破垄断:首次在超高容MLCC领域达到日企水平,国产化率从不足5%迈向15%
成本优势:自研纳米粉体降低原料成本30%,售价较村田同规格低20%
产能支撑:
益阳基地2024年量产,规划月产能600亿只(2025年满产)
满产后年销售额预计超300亿元,占国内高端市场60%份额
5. 风险与挑战
技术迭代压力:村田已布局008004尺寸(0.25×0.125mm),信维需加速纳米叠层研发
良率瓶颈:初期量产良率约80%(行业标杆≥95%),影响毛利率爬升
客户认证周期:车规级认证需18-24个月,放量速度受限
信维的100nm高容MLCC系列标志着国产被动元件高端化破局,短期看AI服务器/车规订单落地,长期需突破纳米堆叠技术并提升良率,以兑现300亿产能规划价值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合金电阻有多少种合金?4天前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