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乔红院士重磅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

国际展览.Mr李°C 20250812

  • 具身智能机器人
  • 机器人集群

图片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发布了《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


图片


通过系统梳理研判技术演进路径、行业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格局,从具身感认知、具身决策、具身智能控制、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具身智能软硬件一致性、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工厂、具身智能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及与人协同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建设等十个维度全面勾勒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未来图景。

NO.1

图片

►物理实践、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协同驱动的具身感认知


物理实践、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协同驱动的具身感认知。物理实践是具身智能的本质,物理模拟器可以构建高保真的训练环境,世界模型可以提供环境当中比较本质的内部特征。三者融合既可以保证丰富、有效、真实的环境,也可以用于训练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环境的接触和非接触交互的感认知能力,为其决策和控制奠定基础。

NO.2

图片

►多层次端到端的具身决策


多层次端到端的具身决策。由多模态大模型启发的,具有数理基础的认知与规划研究,与生命科学家的成果融合,并与实时的控制模块融合,可以显著增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泛化性和实用性。

NO.3

图片

► 融合多领域技术的具身智能控制


从控制角度来看,可以融合模型预测、强化学习和生命科学的具身智能控制。一方面可以把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优化能力,把强化学习自适应决策融合起来,更进一步的与生命科学的冗余多环路控制机制相融合。这样的话,可以更加让具身智能机器人向人发展,实现具身智能的新控制,提升其在新环境当中的适应性和高性能。

NO.4

图片

►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通过对于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结构、连接件和材料的统一优化,同时与工材领域的科学成果相结合,在物理模拟器当中实现硬件与控制策略的协同优化,可自动探索任务中实现最优的具身智能的机器人设计。

NO.5

图片

► 高度协同与动态适配的软硬件一致性


高度协同与动态适配的具身智能软硬件一致性。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软硬件的一致性,在硬件开发的阶段需预置适配算法的接口规范,在算法的设计当中又会内嵌物理约束,就是软中有硬,硬中有软,并且通过联合仿真验证,就是有软有硬的情况下,让系统更加保持一致,让软件模块更加接近硬件,让整体系统更加符合我们的软硬件一致性的期望。

NO.6

图片

► 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工厂”


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工厂,在仿真环境当中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环境生成、机器人本体设计、决策-控制算法以及软硬件一致性算法等研发,让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反复进化。这样的系统可以根据性能和需求实现快速设计和实现高质量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为社会服务。


NO.7

图片

► 构建大规模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


具身智能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基于物理实体采集与仿真合成构建大规模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这里高质量是一个关键,关于大规模,科研的期望是让它规模要变小。同时可以显著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本体构型优化、多模态训练效率及跨场景策略迁移能力。

NO.8

图片

► 融合多智能体协同机制


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及与人协同的发展,融合多智能体的协同机制,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同时不断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性,及其与人的共情能力,让具身智能机器人真正走向我们,真正走向人类,成为人类的朋友。

NO.9

图片

► 跨学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


跨学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首先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需要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数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协作,将在全球范围内聚集各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和工程人员,促进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探讨,助力产业链的上下游深度融合和协作发展。

NO.10

图片

► 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建设


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建设,通过行为规范验证、决策可解释性分析,和数据安全性研究等,能够确保建立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体系和伦理规范。确保在复杂开放环境中决策的可靠性、可解释性以及行为的安全性,这才使得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走向我们的服务行业。

这十大技术趋势中,前七个主要聚焦具身智能单体发展--从感知、决策、控制,到设计、研发及数据支持,全方位提升单体机器人的性能与智能水平;后三个趋势则着眼群体智能,通过多智能体协同、开源社区合作及安全伦理建设,构建更完善和谐的具身智能生态系统。相信在这些趋势的引领下,具身智能未来将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更多惊喜与变革,推动各行各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进步、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长远的发展。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专业展的重要一站,2025上海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于2025年12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馆盛大举办。本届展会规模达1.2万平方米,以“人形机器人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旨在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交流合作,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于具身智能大讲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人形机器人资讯 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查实原作者,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若涉及内容、字体、图片、表情包等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查看全文

点赞

国际展览.Mr李°C

作者最近更新

  • 邀请函 | 2025上海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
    国际展览.Mr李°C
    08-18 12:24
  •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邀请共同主办“2025上海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的函-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国际展览.Mr李°C
    08-18 12:24
  • 邀请函 | 2025上海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
    国际展览.Mr李°C
    08-12 08:4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麻省理工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微型协作机器人

    2019-09-08

  • 我国首个智慧公交充电机器人在天津成功运行

    2019-09-28

  • 行星探索靠谁?昆虫机器人可能是最好选择

    2020-06-11

  • 齐心集团引入极智嘉RoboShuttle+P40创新组合方案半年了,实际效果如何?

    2022-04-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国际展览.Mr李°C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