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凯防雷工程在电建成都勘察设计院举办新能源防雷接地技术交流会
2025年10月10日,由广西地凯防雷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建成都勘察设计院共同举办的“新能源防雷接地技术交流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规范防雷接地设计、提升新能源工程防护水平”为主题,旨在推动防雷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入研究与标准化应用。
一、会议目的:统一标准,夯实防雷安全基础
随着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的快速发展,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成为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会议围绕以下四个核心目的展开:
探讨防雷接地技术规范与标准——对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进行系统梳理,促进标准化、系统化设计理念在新能源项目中的贯彻落实;
分析不同类型新能源场站的雷电风险特点及接地设计难点——从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到储能电站的结构特性出发,分析雷击路径、接地阻抗控制及防雷区划分的差异;
分享典型项目案例的成功经验与教训——通过工程实例讲解设计优化与施工质量管控经验,强化实操指导;
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统一设计标准,从源头保障工程安全——推动设计人员掌握最新的防雷接地理念,提升方案创新与实效性。
二、会议内容:理论结合实践,技术融合创新
会议设置了四个主要专题,全面涵盖新能源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核心技术内容:
(一)新能源场站(风、储、光)防雷与接地系统技术及理论基础
广西地凯防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雷电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王东生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新能源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技术基础与设计实践》的主题报告。
王教授从雷电活动规律、电磁脉冲传播机理及新能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出发,详细阐述了新能源场站防雷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他指出:
“风电、光伏、储能场站由于分布广、设备密度高、系统电压等级复杂,必须实施分层分级防护与智能化监测结合的防雷体系,才能从结构、电气、信息三方面实现全面防护。”
他结合广西地凯公司近年来在国内多个新能源项目中的应用经验,展示了分区接地设计、接地电阻动态监测、SPD多级防护体系设计等前沿技术,赢得了现场专家的高度认可。
(二)标准解析: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应用
针对防雷设计标准与接地规范在新能源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会议特别安排了标准解读专题。
地凯防雷工程技术部专家团队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等标准进行了逐条分析与工程实例对应。
在光伏电站中,应严格按照GB50057第6章“光伏系统防雷设计要求”进行直流汇流箱SPD配置与防雷区分级;
在风电场,应结合GB/T50065要求,控制接地电阻值在≤4Ω范围内,并在多机组区域采用等电位连接形成完整接地网结构;
储能电站则应重视电池簇间的屏蔽接地与信号防雷隔离设计,避免雷击脉冲通过通信或监控系统传播。
通过标准解析环节,参会工程师进一步明确了设计规范在新能源工程中的落地方法,为后续设计审查及施工验收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专家发言与行业展望
会上,王东生教授指出,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防雷与接地系统作为新能源场站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发电效率与设备寿命。
未来防雷技术将向智能化、模块化与全寿命周期监测方向发展。地凯公司将持续推动雷电在线监测系统、智能SPD状态监测终端、接地电阻远程监测平台等创新产品在新能源项目中的普及与应用。
中国电建成都勘察设计院代表也表示,本次技术交流会不仅深化了设计单位与防雷企业间的合作,也为后续新能源项目防雷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双方将继续加强标准协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场站防雷接地技术走向更高水平。
此次“新能源防雷接地技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广西地凯防雷工程有限公司在防雷技术标准化与新能源领域防护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与技术分享中圆满结束,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交流内容丰富、技术前沿、指导性强,为今后新能源项目的安全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