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自动驾驶感知传感器的脏污问题

不颓废科技青年 20251030

  • 激光雷达
  • 毫米波雷达
  • 摄像头
​自动驾驶系统依赖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外界环境,摄像头负责将光学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供算法解析,激光雷达生成描述物体三维形状的点云数据,毫米波雷达探测目标的距离与速度,超声波雷达则专门负责近距离障碍物检测。

如何应对自动驾驶感知传感器的脏污问题

自动驾驶系统依赖多种感知传感器来准确识别周围环境,这些传感器对外界物理接触极为敏感。一旦摄像头、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表面被泥水、盐渍、雪花、飞虫、油膜或灰尘污染,采集到的数据将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后续算法的判断准确性。例如,摄像头若被水雾或泥点遮挡,可能无法清晰识别车道线或交通标志;激光雷达的发射或接收面若附着积雪、结霜或盐雾,会导致回波强度降低或产生散射噪声;尽管毫米波雷达具备一定的穿透雾霾能力,但在强降雨或表面附着物影响下也会出现干扰信号。

感知系统若因脏污而失效,不仅会导致性能下降,更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风险。例如,摄像头上的微小污点可能遮挡行人或车牌,造成漏检,从而导致事故;激光雷达的回波减弱将使障碍物轮廓模糊,影响定位与避障能力。如果系统未能及时识别传感器处于“不可靠”状态,车辆仍按正常逻辑运行,将显著提高碰撞或误判的概率。因此,在系统设计中,既要从硬件角度减少污染附着的可能性,也需确保软件具备及时发现污损并作出安全响应的能力。

感知硬件与机械清洁设计

在复杂路况中,传感器表面被污染物覆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车辆设计中必须将“脏污”视为一种常态运行环境。为减少污染物直接附着,可将关键传感器布置在飞溅物不易到达的位置,或加装物理护罩与导流结构。此外,还可采用特殊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如疏水疏油涂层,以促使水滴和油污快速滑落。此类涂层在雨雪天气中效果显著,但对于黏性强的污渍或盐渍,防护能力仍存在局限。

主动清洁系统是缓解传感器脏污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配备微型雨刮、喷水嘴、气流吹扫装置或振动器,可在需要时清除表面污染物。喷水与暖风功能结合使用,可有效融化冰霜和盐结晶,再通过气流干燥表面。对于激光雷达,振动方式可清除积雪;而对于摄像头,则可采用细密刮片或气体喷嘴配合透明挡板实现清洁。这些机械或气动系统必须高度可靠,否则在关键时刻失效可能引发比污染更严重的问题。

鉴于部分脏污难以完全避免,冗余设计和分布式布局成为提升系统稳健性的关键策略。通过将多个摄像头和雷达部署在车头、车侧、车顶等不同位置,即使某一传感器被污染,其他设备仍可提供补充信息。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各传感器视角重叠和遮挡关系,确保关键区域至少有两条感知链路覆盖。这种冗余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容错能力,也为软件通过数据比对识别异常传感器提供了依据。

在追求传感器布局安全与冗余性的同时,还需兼顾其可维护性。传感器应具备易于接近、拆卸和清洁的特性,这对商业化自动驾驶车队的日常运维至关重要。建立传感器的定期清洁和检修流程,有助于降低人工介入成本与安全风险。

软件层面的检测与补偿

尽管硬件设计可减少污染,但软件系统是保障感知可靠性的核心。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识别传感器异常状态的能力,例如通过激光雷达的回波强度分布、摄像头的曝光直方图、雷达的噪声频谱等特征构建统计模型。

当传感器输出偏离正常范围时,系统可将其标记为“低置信度”或“可疑”状态。多传感器之间的交叉验证也至关重要。例如,当摄像头视野受阻时,若激光雷达仍能提供清晰的点云数据,系统即可利用激光雷达补偿视觉缺失。反之,若多个传感器同时出现异常,应触发更高层级的系统告警。

在算法层面,感知系统应具备动态加权的容错能力。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架构应能根据每个传感器当前的置信度调整其权重,而非简单忽略某类传感器的数据。这种机制能在局部污染情况下维持整体感知的连续性。

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也可作为判断传感器是否失效的重要依据。若某一传感器在连续几帧内输出数据出现剧烈波动,而此前表现稳定,系统可临时降低其影响权重,甚至触发清洁程序或提示用户处理。

当系统检测到严重污染时,应启用降级运行策略。降级并非完全停运,而是让车辆进入更加谨慎的行驶模式,例如减速、增大跟车距离、避免变道操作或提前制动等。所有降级行为需平滑过渡,避免对乘客体验或交通流造成负面影响。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识别污染类型已成为当前行业趋势。通过训练模型识别摄像头图像特征、激光雷达回波统计、雷达杂波分布等,可识别出雪、雾、泥、油膜或虫渍等不同类型的污染。

准确识别污染类型后,系统可采取针对性处理策略。例如,薄雾可能只需调整算法参数,而黏性泥点则需触发机械清洁或安排人工维护。此类模型需在多场景下持续训练与优化,同时兼顾边缘计算设备的处理效率。

仿真测试同样在传感器污染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实验室测试通常使用理想信号,但真实环境中污染形式多样。将实际脏污数据引入仿真平台,或使用带有真实污渍的镜头和点云数据进行回归测试,有助于发现更多边缘案例,并验证各种清洁策略的实际效果。

运营制度与用户提示的重要性

无论技术方案如何完善,都需要配套的运营管理制度来支撑。对于自动驾驶出租车队或商用车队,应建立规范的日常检查与定期维护流程,将传感器清洁列为常规任务。在车辆进出洗车设施时,应确保自动清洁流程覆盖所有关键传感器区域,或配备高压低温清洗设备以提升清洁效果。

对于私家车用户,产品说明书及车载人机界面应明确指导用户如何检查和清洁传感器,并在必要时通过车载系统提示当前传感器的置信度状态及建议操作。

实时提示功能与人机协同机制在感知下降时尤为关键。系统应以明确但不引发恐慌的方式通知驾驶者受影响的具体范围与推荐操作。例如,“前置摄像头受雨水影响,视野受限,建议减速并准备切换为人工驾驶”的提示,比模糊的“系统异常”更具实用价值。对于车队运营方,此类事件应实时上传至后端平台,用于统计分析并优化系统。

从法律和保险角度出发,运营方应明确传感器维护责任边界。多数事故调查均涉及“设备是否按要求维护”这一关键点,完善的维护记录和提示机制有助于降低潜在法律风险。

结语

传感器脏污是自动驾驶系统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必须面对的复杂挑战。只有从硬件设计、主动清洁、软件检测与降级策略,以及严格的运营维护等方面入手,才能系统性地应对这一问题。将“传感器可能被弄脏”作为设计前提,而非意外情况,是实现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查看全文

点赞

不颓废科技青年

作者最近更新

  • 自动驾驶感知传感器脏污问题的应对策略
    不颓废科技青年
    2天前
  • 图像传感器平台:推动汽车安全功能落地的核心力量
    不颓废科技青年
    2天前
  • 自动驾驶决策系统及其发展面临的挑战
    不颓废科技青年
    2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需尽快掌握核心技术

    2018-12-05

  •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让国产快递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

    2018-12-06

  • 带多种传感器的药物配送机器人在国内医院中的应用

    2018-12-06

  • 传感器在智能装备方面的三个创新应用趋势

    2018-12-2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不颓废科技青年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