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传感器龙头奥迪威冲刺港股IPO,前三季度营收突破5亿元
北交所传感器龙头奥迪威冲刺港股IPO,前三季度营收突破5亿元
2025年10月28日,北交所上市企业奥迪威(832491.BJ)发布三季报,并同步披露了港股IPO的重要进展。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12.31%;归母净利润达7146.59万元,同比增长5.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662.79万元,同比增长7.76%。公司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此前4天,即10月24日,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赴港上市议案,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加速全球化发展。
从季度数据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奥迪威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5.42%;净利润为2099.73万元,同比增长1.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996.79万元,同比下降1.37%。尽管季度增长略有放缓,但全年趋势依旧保持上行。
奥迪威作为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领域的领先企业,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智能计量以及安防报警系统等领域,是国内智能汽车超声波传感器的重要供应商,同时也是国际知名智能水表、气表厂商的核心合作伙伴。
在智能汽车领域,奥迪威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是APA(自动泊车辅助)、AVP(代客泊车)、BSD(盲区检测)以及FCW(前方碰撞预警)等系统的关键传感器件,凭借高精度、高灵敏度、强环境适应性及较低成本等优势,成为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L3、L4级演进,单车型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从12-14个不等,搭载率持续提升。
在巩固核心业务的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新兴赛道。当前,奥迪威已着手研发隐藏式超声波避障传感器、柔性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材质识别传感器、触觉反馈执行器以及MEMS风扇散热系统等,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技术提供关键感知组件。其中,柔性传感器正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重点聚焦感知与执行两层功能,用于人机交互、物体识别、压力感知、温度检测等多个应用场景,具备“电子皮肤”潜力。目前,该技术正在多场景验证中。
与此同时,港股IPO的战略布局也在稳步推进。奥迪威表示,此次发行H股旨在拓展海外业务,打通跨境融资通道,并以境外资本支持境内外市场的协同发展。公司将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择机推进上市进程,兼顾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运行节奏及股东利益。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奥迪威境外营收同比增长21.5%,达2.87亿元。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海外布局,强化交付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传感解决方案。
从产业角度看,此次港股IPO不仅是一次融资行为,更具有战略意义。当前全球传感器市场主要由博世、法雷奥、村田等企业主导,中国企业在高端市场中仍处于追赶阶段,进口依赖度较高。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传感器应用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奥迪威通过港股上市,可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推动海外产能扩张与技术创新,提升在全球传感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计划仍需经过股东大会审议及境内外监管审批等多重流程。若成功登陆港股,奥迪威或将树立国内传感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新标杆,为高端传感器国产化注入新的动能。市场将持续关注其上市进展与新兴业务的落地表现,期待其在国际传感赛道上实现更大突破。
查看全文
集知网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