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企业加速布局物流行业
具身智能企业加速布局物流行业
当前,物流场景正迅速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复杂的物流仓储环境也成为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
在2025年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现场,澎湃新闻记者喻琰拍摄了展会盛况。
10月29日,科捷物流首席技术官张虎坡指出,物流仓储环境中的库存单位(Stock Keeping Unit,简称SKU)数量庞大且品类繁杂,覆盖食品、3C等多个领域,不同商品在搬运和翻转等操作上均有严格标准。人形机器人在执行这类任务时,需具备视觉识别能力,以判断物品的材质与位置等关键信息。这不仅依赖于高精度的视觉算法,还需与运筹算法及机械控制形成高度协同。
对于为何物流场景适合部署人形机器人,科捷副总裁闫丰解释道,物流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柔性操作,即能够像人类一样适应多变的岗位和流程。此外,物流行业的订单结构复杂,尤其在“双11”等促销高峰期间,订单量可能激增十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固定式自动化系统往往难以应对突发的弹性需求。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适时引入人力或人形机器人,有助于缓解运营压力。
在2025年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澎湃新闻记者喻琰再度记录了展会现场。
目前,科捷已与优必选旗下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三个层面推动合作:技术方面共建“物流具身智能实验室”,集中攻关多模态货物识别等关键技术;场景层面则聚焦快消、美妆、IT、3C等行业,打造无人化物流作业环境,打通仓储“最后10米”的智能化瓶颈;在生态建设方面,双方将联合制定物流智能体的通信与调度接口开放协议,发布产业白皮书,并共同搭建开发者生态平台。
科捷首席运营官王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加快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研发,提升其在物流场景中的作业效率。理想状态下,目标是实现全栈式无人物流系统。不过,王政也坦言,目前仍需较长的推进时间,“具体落地节奏难以预估,主要取决于软硬件功能的成熟度。”
据澎湃科技整理,全球多家具身智能企业正加快在物流领域的布局。例如,今年2月,FigureAI通过其创新的Helix系统,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从汽车制造拓展至物流行业,推动其在劳动力密集型场景中的普及。
据外媒报道,今年7月,亚马逊宣布其Amazon Robotics全球部署数量已突破100万台,并推出了全新“DeepFleet”生成式AI模型,用于优化机器人路径调度。这一进展标志着亚马逊在人机协同与物流智能化方向上的持续深化。
国内方面,智元机器人正聚焦八大核心应用场景,其中物流分拣是重点之一。京东集团则通过投资多家初创企业,持续强化在供应链物流环节的机器人能力。特别是在电商库存管理、拣选、分拣和末端配送等环节,面对“订单波动大”和“商品种类多”的挑战,机器人在柔性作业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具身智能企业加速布局物流行业澎湃新闻 15小时前 15小时前
-  
                                宇树机器人首次有了仿生人脸澎湃新闻 10-20 20:42 10-20 20:42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