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巨1090亿日元成功收购芝浦电子,全球传感器格局将生变
国巨1090亿日元成功收购芝浦电子,全球传感器格局将生变
2024年10月20日,全球领先的被动元件制造商国巨(股票代码:2327)正式宣布,已完成对日本传感器龙头企业芝浦电子(股票代码:6957)的公开收购。最终获得87.3%的股份应募率,远高于50.01%的最低要求。这场历时八个月、总金额达1090亿日元(约合7.23亿美元)的跨境并购,以国巨三次主动提价,成功击败日本本土竞争者美蓓亚三美(股票代码:6479)告终,成为近年来外资企业收购日本大型科技企业的标志性案例。
通过此次交易,国巨不仅巩固了在全球电子元件供应链中的地位,也成功将全球热敏电阻领域的“隐形冠军”纳入旗下。
三次提价破局,“白衣骑士”中途撤出
这场收购的序幕始于2024年底,当时国巨首次向芝浦电子董事会表达收购意向,但由于芝浦倾向于与本土企业合作,双方沟通未能深入。2025年2月,国巨率先提出每股4300日元、总额约655.6亿日元的收购要约,但随即遭到来自美蓓亚三美的强势反击——后者以每股4500日元的价格入局,并获得芝浦电子董事会的公开支持。
为突破困境,国巨采取“价格+承诺”双轨策略。4月初,公司将报价提升25.6%至每股5400日元;5月正式启动要约时,再度加码至6200日元,超越美蓓亚三美的5500日元;8月23日,国巨最终将报价推高至7130日元/股,比美蓓亚三美的最终报价高出15%,促使后者因“估值吸引力不足”选择退出。
与此同时,国巨还承诺保留芝浦电子的技术资产在日本本土运营,强调AI传感器和热敏电阻核心技术不会转移,有效缓解了日本政府对“技术外流”的担忧。2025年9月2日,国巨获得日本《外汇及对外贸易法》的核准。
随后,芝浦电子董事会态度发生转变,公开支持国巨的收购方案,并建议股东响应要约。最终,国巨以1090亿日元拿下芝浦电子87.3%的股份,并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100%控股及芝浦电子的退市安排。
全球热敏电阻龙头,填补AI与车用市场空白
国巨为何不惜三度加价争夺芝浦电子?核心在于后者在传感器行业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芝浦电子成立于1953年,深耕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领域逾70年,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其高精度温度监测产品广泛应用于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医疗设备等多个高增长领域。例如,NVIDIA最新推出的GB300 AI服务器系统,每个计算模块都需要大量热敏电阻,以确保散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截至2024年,芝浦电子年营收超过320亿日元,拥有4800名员工和76项有效专利,其中22项为发明专利,能够为车载、工业和医疗领域提供定制化传感器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尽管国巨在MLCC和芯片电阻领域位居全球前三,但传感器业务一直较为薄弱。此次收购将填补其在高增长赛道上的空白,实现“电阻+电容+传感器”的完整产品线布局,为AI和电动汽车市场提供一站式供应能力。
被动元件与传感器融合,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此次收购不仅是国巨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也反映了当前被动元件行业整合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巨合并营收达到969.62亿新台币(约合226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9月单月营收创下116.81亿新台币的新高。随着芝浦电子的加入,国巨在AI服务器和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市场的配套能力将显著增强。
通过“被动元件+传感器”的组合,国巨有望在全球电子元件市场缩小与村田、TDK等头部企业的差距。随着AI和电动车需求的持续增长,热敏电阻、传感器等关键元件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国巨与芝浦电子之间的协同效应,或将推动全球电子元件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国产磁传感器龙头企业启动港股IPO进程集知网
14小时前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