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威科技前三季度营收17.02亿元,传感器主业持续发力
汉威科技前三季度营收17.02亿元,传感器主业持续发力
2025年10月30日,传感器行业领军企业汉威科技(股票代码:300007.SZ)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84万元,同比增长6.33%。这一增长背后,是企业近期一系列战略举措的落地,包括资产处置、关键技术收购以及港股上市筹备等。
分析核心财务指标,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尤其体现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该项数据达到3822.70万元,同比增长56.27%,显著高于整体净利润增速。这一趋势表明,随着非核心业务的剥离,资源正逐步向高附加值主业集中。从季度表现来看,第三季度营收5.25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较前两个季度明显提升。
在盈利能力方面,汉威科技前三季度毛利率上升至31.08%,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4.99%,较去年同期增长0.78个百分点。尽管第三季度因资产减值计提和研发投入增加导致归母净利润受到短期压力,但扣非净利润的强劲表现反映了公司核心业务的健康发展,也为未来的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汉威科技完成了对非核心资产的优化调整。公司以43,986.475万元的价格,将旗下郑州汉威智源科技有限公司65%的股权出售给郑州高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汉威智源主要涉及城市供热设施建设与运营,尽管拥有一定收入规模,但其盈利能力已呈现下降趋势,且与汉威科技核心业务的相关性较低。
此次交易的目的是进一步聚焦传感器、智能仪表及智慧化解决方案等核心业务方向,同时助力郑州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加快高新区与市区供热系统的一体化进程。
在优化资产结构的同时,汉威科技也在积极补强技术短板。10月17日,公司宣布拟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以约4600万元获得重庆斯太宝52.72%的控股权。重庆斯太宝是国内知名的薄膜铂热敏芯片供应商,在原材料配方、制造工艺以及自动化设备方面拥有自主专利技术。其产品不仅覆盖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芯片,还延伸至柔性铂热敏芯片及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等高端领域,部分性能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这一技术整合有助于打破国内高端温度传感器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缓解“卡脖子”问题,增强国产替代能力。
在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补足技术短板的同时,汉威科技的国际化步伐也明显加快。10月17日,公司宣布计划在港交所主板发行H股,正式启动A+H股双平台布局。
目前,汉威科技已通过新加坡子公司进入东南亚市场。港股平台的设立将有助于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全球化研发与市场拓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截至10月30日,公司市值达到180.16亿元,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00%,资本市场对其在传感器主业及全球化战略上的布局给予了充分认可。
从财务表现和战略动作综合来看,汉威科技正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并购补足技术短板、资本助力市场拓展”三管齐下的策略,加速向传感器核心赛道聚焦。随着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兴应用场景对传感器需求的迅速上升,公司在MEMS传感器与高端温度传感器等领域的布局,有望在未来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查看全文
人人都是传感器专家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