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赋能!纳芯微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18%
并购赋能!纳芯微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18%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发布,揭示了国内磁传感器领军企业纳芯微(股票代码:688052)在营收与盈利能力方面的显著提升。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66亿元,同比增长73.18%;第三季度营收达到8.42亿元,同比增长62.81%,连续多个季度维持6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65.54%,至1.40亿元,展现出在半导体行业分化背景下的强大成长韧性。
作为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及模拟芯片研发设计的企业,纳芯微的业绩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公司表示,各下游市场收入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季度环比趋于稳定。这一趋势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子需求的稳步上升、泛能源领域的复苏,以及麦歌恩并购后所带来的业务协同效应。当前,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与能源结构的转型正为相关芯片和传感器带来持续的市场需求。
其中,汽车电子业务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智能化配置加速普及的背景下,车载传感器和模拟芯片的需求持续攀升。
作为国内首批进入汽车电子领域并实现量产的模拟芯片厂商之一,纳芯微在这一高门槛赛道上建立了坚实的竞争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公司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以1.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十,位居本土厂商首位、Fabless厂商第二。目前,公司车规级产品已涵盖800余款型号,构建起广泛的产品体系。
纳芯微在传感器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自主研发+战略并购”的双轮驱动。2024年10月,公司以10亿元收购磁传感器龙头企业麦歌恩,此次整合迅速提升了磁传感器业务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从行业中游跃升至7.1%,公司也成为国内芯片级磁传感器领域的第一厂商,充分体现了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
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不仅深耕汽车电机控制和电流检测等传统优势领域,还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应用场景。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其核心产品——高精度磁角度编码器已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能够精准捕捉机器人关节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为运动控制提供关键反馈,从而提升机器人的感知精度和动作流畅性。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前期储备,正等待行业规模化的到来。
在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实现实质性改善。财报显示,综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3.21%提升至34.66%,净利润率则由-29.85%收窄至-5.94%。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营收的持续增长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亏损大幅减少,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从季度数据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7.17亿元、8.07亿元和8.42亿元,环比增长逐步稳定在5%左右,反映了业务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未来,纳芯微的增长逻辑依然清晰。在汽车电子国产替代加速推进、泛能源需求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渠道和规模三方面的优势,有望实现盈利转正。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支持政策的不断加码,这家传感器企业正在从“高速成长”迈向“高质量盈利”的新阶段。
查看全文
人人都是传感器专家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