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工业控制器:选型、部署与发展趋势解析
下一代工业控制器:选型、部署与发展趋势解析
随着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持续演进,传统工业控制器依然在部分场景中发挥着作用,但如今的先进编程能力、系统互联性与模块化设计,正在重塑制造决策的逻辑。新一代控制器不仅提升了处理性能,还强化了连接能力与可扩展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以及工业PC(IPC)等,都已具备高度定制化与灵活性。它们广泛应用于从基础控制到复杂运动控制的各类工业任务。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日益普及,使工业控制器在选型与部署过程中需综合考量更多变量。制造企业应识别关键参数,并应对现有系统中引入新控制器时可能遭遇的挑战。
工业控制器选型的核心考量要素
在为特定生产任务挑选控制器时,制造商需综合评估多个维度。西门子美国Simatic控制器产品经理Luis Narvaez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控制器的安装环境:是机柜内部(IP20)还是外部应用(IP67/68)?
- 应用规模:小型(最多50个I/O点)、中型(最多100个I/O点)还是大型(超过100个I/O点)?
- 编程语言支持:是否兼容IEC 61131-3或C++等高级语言?
- 是否涉及运动控制?如需,应明确所需功能的级别:基础定位、增强型运动控制,还是高级控制功能?
- 自动化方案的偏好:传统硬件自动化,还是基于软件或虚拟化的解决方案?
Actemium北美工业与IT业务开发总监Wilfred Misener建议,在选型前应先分析现有设备状况,评估性能目标和流程需求。同时,应验证控制器在性能、通信能力、I/O容量、编程灵活性、扩展性及安全性方面的表现。
可扩展性是选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商业产品经理Liz Bahl Prosak指出,制造商应优先考虑能够伴随生产增长而升级的控制器。通过模块化硬件、灵活编程、系统兼容性、开放通信协议与软件更新机制,控制器能够支持未来扩展与系统维护。
集成能力同样不容忽视。控制器必须能够与现有系统兼容,并具备与各类设备与软件的无缝对接能力。可靠性与售后服务也是选型考量的一部分。具备可靠性能和良好服务支持的控制器有助于减少停机时间,确保生产连续性。
部署新控制器的潜在挑战
在现有系统中部署新型工业控制器时,往往存在一些被忽视的难点。AutomationDirect产品工程师Alex Maercz指出,控制器的易用性至关重要。选择配备免费、易获取软件的控制器,有助于简化设备运行,并通过丰富的在线资源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图1:集成能力是选择控制器时的重要考量,控制器需能与现有系统兼容并实现与其他设备和软件的无缝对接。本文图片来源:西门子
在与旧系统对接方面,部分控制器需要额外的硬件或软件模块,并涉及附加费用,而先进的控制器平台通常提供开箱即用的集成方案,从而简化部署流程。
Avanceon运营经理Michael Fazzini强调,充分投入设计与测试文档的编写工作,有助于提升部署效率。早期引入经验丰富的团队,有助于降低后期变更的需求。在编程阶段定义明确的标准并加以验证,可提高系统修改和升级的灵活性。
Luis Narvaez指出,主要挑战包括:
- 新控制器与现有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可能较为复杂。
- 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未能实施新技术可能带来更高的隐性成本,如维护负担、备件短缺、网络安全隐患和技能断层。
- 员工可能因担心技术变化而产生抵触情绪。
- 随着系统连接密度增加,网络攻击风险也在上升。
- 新控制器可能增加能耗和电子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网络安全与系统可靠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工业控制器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Actemium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以确保控制系统安全:
图2: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控制器技术的创新。制造商需要一种统一的方法来编程和操作各类机器人系统。
- 尽可能隔离控制系统与互联网及企业网络,限制对非授权人员和设备的访问。
- 采用加密通信协议,如OPC UA、MQTT与HTTPS。
- 定期进行软件更新与漏洞修复。
- 部署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 建立数据备份与系统冗余机制。
- 实施强密码策略、双因素认证、安全审计与风险评估。
-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 符合IEC 62443、NIST 800-82和ISO 27001等行业标准。
尽管完全隔离的“沙盒”方案理论上最安全,但实际中远程访问与数据可视化需求限制了其可行性。Alex Maercz建议,选择采用行业认可的加密技术、配置精细的外部通信端口、并确保内部端口可与OT层设备通信的控制器,同时应将所有不必要服务、协议与端口禁用,以降低攻击面。
工业控制器的未来技术趋势
Luis Narvaez指出,AI技术正逐步从工业计算平台向PLC层级渗透,未来将实现更紧密的融合。边缘计算的兴起也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与系统扩展性,虚拟控制器的出现即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机器人应用的广泛采用,进一步推动了控制器技术的发展。由于多数用户需整合多个品牌的机器人系统,统一的编程与控制方式成为迫切需求。
Alex Maercz强调,工业控制器对外部的连接能力已成为用户关注焦点之一,特别是在OPC UA和MQTT等工业物联网协议的支持方面。然而,这也意味着控制器更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目标。
当前,工业控制器的安全能力已取得显著进步。用户需在选型时确认平台是否具备这些功能,并加以有效实施。同时,越来越多用户倾向于使用开放平台,以便于集成与扩展。
Wilfred Misener认为,工业控制器的重要趋势包括AI与高级机器人技术在风险缓解中的应用,工业物联网(IIoT)带来的实时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边缘与云计算的协同发展。
随着控制器产品种类和功能的不断丰富,制造商在选型过程中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估自身需求。具备自动代码生成功能的控制器,将为用户带来更高的效率与价值。
查看全文
MEMS中文网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