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与世界模型:自动驾驶技术路径的双雄

每天懂一传感器 20251122

  • 自动驾驶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其实现路径也呈现出两种趋势,一边是以理想、小鹏、小米为代表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路线;另一边则是以华为、蔚来为主导的世界模型(World Model)路线,这两种路径都为自动驾驶快速落地提供了可能,那谁才是最优解?

VLA与世界模型:自动驾驶技术路径的双雄

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前沿,VLA模型与世界模型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分别代表了语言抽象与物理建模的两种思想体系。本文将深入探讨两者的原理、优势与挑战,分析它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实际应用前景。

VLA模型:从视觉到语言的语义决策链

VLA模型,全称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是一种将视觉感知、语言理解和行为决策有机串联的系统架构。该模型首先借助视觉编码器(如SigLIP、Dino V2/V3等),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转化为语义特征向量,再将其映射为语言模型可处理的token序列。

这些token随后被输入到经过多模态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中。LLM不仅承担生成文本的职责,更被赋予了理解视觉信息、判断交通参与者意图、评估驾驶策略可行性的能力。最终,LLM输出的决策被转化为轨迹、速度等控制指令,驱动车辆执行具体操作。

从本质上讲,VLA模型可以看作是将视觉信息“翻译”成语言,再通过语言推理得出行动决策的过程。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语言模型在抽象表达、长序列推理方面的优势,使得系统能更好地整合交通规则、上下文信息和场景知识。

然而,VLA模型也面临诸多挑战。视觉与语言之间的表征差异可能导致信息损失或对齐困难;语言推理生成的决策必须被严格限制在物理可行范围内,否则可能引发“逻辑正确但执行不安全”的问题。此外,LLM推理耗时、系统实时性要求以及决策可解释性等,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

尽管存在挑战,VLA模型仍然具有显著优势:强大的语义抽象能力使其在多城市部署、跨车型迁移方面具备天然适应性,特别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数据驱动方式构建通用驾驶策略的企业。

世界模型:物理建模与仿真驱动的决策体系

与VLA模型不同,世界模型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构建一个可计算、可推演的物理世界,直接在状态空间中进行决策。它不借助自然语言作为中介,而是通过传感器输入,建模车辆与环境的动态关系,并基于物理规则进行行为生成与验证。

以华为WEWA系统为例,该模型在云端构建高保真的仿真环境,通过虚拟驾驶生成海量轨迹数据,使系统在各种复杂甚至极端的场景中学习物理世界的因果关系。借助奖惩机制,模型能够在虚拟训练中逐步优化决策策略。

训练完成后,模型通常会被压缩并部署到车端,使其能够基于实时传感器输入,直接生成轨迹和控制指令。这种架构强调空间认知与动力学建模,具备更高的可控性和一致性。

世界模型的优势在于其物理决策过程可验证、可解释,特别适合高安全要求的自动驾驶产品。仿真训练还可有效覆盖现实世界中难以采集的危险场景,从而提升系统的鲁棒性。

但该路线同样面临问题。构建高保真的仿真环境对计算资源和建模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导致研发成本大幅上升。同时,仿真与现实之间的迁移难度、传感器依赖度高等因素,也会对大规模部署造成影响。

两条路线的关键差异分析

VLA模型与世界模型在多个维度上存在本质差异:

  • 世界表示方式:VLA模型依赖语义化的token表达世界,便于引入规则与上下文知识;世界模型则以连续状态变量和空间关系建模,强调物理属性与可预测性。
  • 推理机制:VLA模型以语言模型进行抽象推理,适用于复杂语义场景;世界模型则基于物理推演,更贴近实际执行。
  • 训练数据来源:VLA模型依赖多模态与语言对齐数据;世界模型则更侧重高仿真与传感器融合数据。
  • 部署策略:VLA模型通常采用分层部署,将复杂推理放在云端;世界模型则倾向于云端训练、车端轻量模型落地。

未来方向:融合与互补

VLA模型与世界模型并非完全对立的技术路径。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VLA模型可作为高层决策引擎,负责场景理解与规划;而世界模型则作为执行层,确保决策符合物理约束与安全边界。

随着多模态感知、语言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仿真建模与物理约束建模的融合,未来自动驾驶系统很可能会走向“VLA+世界模型”的混合架构,从而在灵活性、安全性和部署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查看全文

点赞

每天懂一传感器

作者最近更新

  • 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的三维感知支柱
    每天懂一传感器
    1天前
  • VLA与世界模型:自动驾驶技术路径的双雄
    每天懂一传感器
    1天前
  • SLAM在自动驾驶中的关键作用
    每天懂一传感器
    1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精GNSS定位导航技术是各类自动驾驶的安全前提

    2018-12-04

  • 矿业巨头扩大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为卡车安装自主牵引系统

    2018-12-07

  •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的三大特点及技术优势

    2018-12-09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每天懂一传感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