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市场进入结构性上涨周期,NAND Flash价格飙升引关注
存储市场进入结构性上涨周期,NAND Flash价格飙升引关注
自11月19日起,Flash Wafer(闪存晶圆)价格全面上涨,部分产品涨幅高达38.46%。此次涨价不仅延续了DRAM市场的强劲趋势,也标志着存储行业进入新一轮结构性上涨阶段。
各类NAND闪存颗粒报价显著上扬
具体来看,1Tb QLC报价上涨25.00%,达12.50美元;1Tb TLC报价增长23.81%,至13.00美元;512Gb TLC涨幅最大,达到38.46%,报价升至9.00美元;256Gb TLC则上涨14.58%,报价为5.50美元。进入四季度后,NAND Flash的上涨势头愈发明显。
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商家应对压力加大
受此影响,中国深圳华强北的存储商家已感受到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压力。自8月以来,内存颗粒价格持续攀升,每日报价波动频繁,整体呈上升趋势。
主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DDR4 16G内存条价格区间为350元至520元,而DDR5 16G内存条价格已接近600元。从价格曲线走势来看,存储产品价格呈明显陡升态势。
原厂暂停报价推动现货市场走强
存储原厂暂停报价进一步巩固了现货市场的上涨趋势。据市场消息,三星电子率先于10月暂停DDR5 DRAM合约报价,并向客户传达“无货可卖”的信息,这一举措迅速引发SK海力士和美光等厂商跟进。短短一周内,DDR5现货价格迅速上涨25%。
在NAND Flash领域,业内普遍预测缺货状态将延续至2025年。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指出,随着AI应用的快速扩张,全球存储产业正面临一场结构性、长周期的供需失衡。
存储模组厂商称缺货为行业罕见现象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当前DRAM、NAND Flash、SSD及机械硬盘四大存储产品类别均出现严重缺货和价格攀升的情况。在他三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中,从未见过如此全面的供需紧张局面,预计第四季度将进入缺货高峰期。
涨价潮向下游传导,冲击消费电子产业
存储芯片价格上涨正逐步影响消费电子产业链。智能手机厂商面临较大压力,小米、OPPO、vivo等品牌库存普遍低于两个月,部分厂商DRAM库存甚至不足三周。
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公开表示:“目前存储芯片成本的上涨远超预期,且趋势仍在加剧。”在低端手机市场,过高的成本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做多亏多”的风险。
智能手机与笔电市场承压,出货预期下调
调研机构已将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由年增0.1%下调至年减2%。与此同时,笔电市场也受到影响,预计2026年终端售价将普遍上调5%-15%。
数据中心运营商同样承受成本上涨压力。一家国内云服务商采购负责人透露:“我们不得不接受更高的存储采购成本,但短期内难以将这些成本转嫁给用户,利润率将受到明显影响。”
AI驱动下的存储市场结构性变革
本轮存储市场行情不同于以往的短期波动,而是由AI算力需求激增引发的结构性供需失衡。预计2026年,全球存储市场将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未来几年,存储行业将呈现分化趋势,先进制程依赖技术突破,而成熟制程则更注重特色服务与差异化竞争。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分支,存储芯片的供需格局重塑将深远影响全球科技产业走向。
产业链企业需加快技术与合作转型
面对存储行业的历史性变革,产业链企业亟需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应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当前的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已超越传统周期性波动范畴,成为AI驱动下的产业升级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动向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格局。
查看全文
人人都是传感器专家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