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调整电动车战略,未来三年追赶特斯拉、比亚迪

感知中国 20221211

  • 新能源
  • 电动汽车
  • 热管理系统

   丰田一直是不急于电动化的典范,在碳中和的道路上坚持“长期氢能,短期混动”。而特斯拉和比亚迪俨然成了横在丰田面前的两座大山。

 

  十年前,当丰田入股特斯拉合作生产RAV4的电池电动版时,许多丰田工程师认为特斯拉的技术没有威胁。他们当时的结论是“没有什么可学的”。

 

  丰田在2014年停产了电动RAV4,并在2017年出售了特斯拉的股份。到2018年,当丰田终于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零排放部门并开始建立一个电子平台时,特斯拉已经有三款车型上路了。

 

  如今,比亚迪取代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而特斯拉因简化电动车生产流程,降低成本,第三季度每辆车的利润几乎是丰田的8倍。眼看同行如此来势汹汹,一向坚持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力向碳中和过渡的丰田也坐不住了,开始实施电动车改革。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在2030年前提高电动车的竞争力,缩小与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成本和性能上的差距,丰田预计于明年初向主要供应商概述未来三年的电动汽车战略调整,主要针对丰田bZ4X和雷克萨斯RZ的后续车型,这两款车是该公司在主要市场上推出的头两款电动车。

 

  这些变化主要包括提升电力驱动系统、储能电池和更加集成的加热和冷却系统的性能和技术,以及推迟一些原计划在三年内推出的电动车开发项目,可能会放弃已使用三年之久的e-TNGA架构,转而支持一个专门的电动汽车平台。

 

  e-TNGA架构能够使丰田在装配线同时生产传统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但这也限制了工厂的创新能力。而丰田的工程师认为创新能力是特斯拉实力的核心。

  丰田在设计e-TNGA时,是基于到2030年每年销售约350万辆电动汽车的假设,约为目前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而实际上行业前景则是以更快的增长速度。

 

  如今,汽车制造商基本都达成了共识,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占到汽车总销量的大部分。这一增速显然超出了丰田最初的预期,绿色投资者和环保组织都在催促丰田加快行动。

 

  这家日本汽车巨头决定于明年2月召开一次大型供应商会议,这是自疫情以来第一次召开这样的全球供应商会议。

 

  丰田在一份声明中说,它一直在与重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积极讨论和合作,以实现碳中和。但它表示,没有关于电动车开发项目的新细节可以披露,但已经暂停了去年宣布的一些电池驱动汽车项目的工作。
 

  寺师茂树

 

  该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在快速增长的电动车市场中改善成本性能和技术,由前首席竞争官寺师茂树领导。

 

  寺师茂树是为丰田与比亚迪合作开辟道路的团队成员之一,即将上市的、仅在中国销售的丰田电动轿车bZ3就是使用的比亚迪的电池。

 

  在42年的职业生涯中,寺师茂树一直是丰田的顶级汽车规划师之一,也是氢能等零排放汽车的坚定倡导者。他在丰田电动车战略中的领导地位被视为该汽车制造商全面转向电动车的标志。
 


 

  丰田一直在与电装和爱信两家供应商合作重启电动车战略,并考虑通过工厂创新来降低成本,比如特斯拉的GigaPress大型铸造机,它简化了特斯拉工厂的工作。

 

  知情人士称,该公司正在考虑更全面的电动车热管理方法,例如,将空调和电动动力系统的温度控制相结合,特斯拉已经使用了这种方法。这可以让丰田降低电动车电池包的尺寸和重量,并将每辆车的成本降低数千美元。

 

  据称,这已经成为了电装和爱信的首要任务。丰田也一直在研究是否能加快采用爱信和电装联合开发的新热管理系统,以及爱信可能提供的更先进的整合式牵引电机系统(即eAxle)。

 

  同时还考虑是否能在一些大型高端电动车中引入电装公司刚刚开发的基于碳化硅的逆变器,这将改善充电状况并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中国

作者最近更新

  • 产业链协同共促车网融合迈向新阶段
    感知中国
    1天前
  • 产业链协同推进,打通“车网融合”关键一环
    感知中国
    2天前
  • 手机eSIM商用启动,推动物联网eSIM加速实施
    感知中国
    5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充电桩加装GPS模块和数据芯片为车主实现智能服务

    2018-12-07

  • 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上路运行:采用传感技术智能感知路径

    2018-12-08

  • 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

    2018-12-23

  • 新国标正式实施,电动车安全性能面临新挑战

    2019-04-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中国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