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

澎湃新闻 20230628

  • 人工智能
  • 可持续航空燃料

世界经济论坛6月26日发布《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评选出目前最有潜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十大技术。

据了解,这些新兴技术主要包括:柔性电池、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持续航空燃料、可穿戴植物传感器、人工智能辅助医疗等。

这十大新兴技术在评选过程中,专家团队评估了技术在人类、地球、繁荣、产业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影响。专家认为,这些技术除了能对社会和经济带来重大利益外,还具有颠覆性、对投资者和研究人员有吸引力,并且预计能在五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

世界经济论坛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十大新兴技术将颠覆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活并保护地球。

自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首次发布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以来,评选发现了许多起初鲜为人知但随后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

2023年的十大新兴技术包括:

柔性电池

传统的刚性电池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为由可以弯曲、折叠和拉伸的轻质材料制成的薄型柔性电池即将进入市场。这种新一代电池技术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4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在医疗可穿戴设备、生物医学传感器、柔性显示屏和智能手表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这是一种新型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大规模数据集生成新的原创内容,在2022年底因ChatGPT发布而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发展,将在教育和研究等多个行业引发颠覆性变革。

可持续航空燃料

航空业每年产生全球2%至3%的碳排放。由于长途电动飞行仍无迹象可言,因此可从生物(如生物质)和非生物(如CO2)来源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可能是短中期内减少航空业碳排放的答案。

工程噬菌体

噬菌体是有选择性感染特定类型细菌的病毒。科学家现在可以借助越来越复杂的基因工程工具,重新编程噬菌体以感染指定细菌,使其能够在植物、动物和人类微生物群落中的诸多共存的细菌类型中专门针对其中一种。虽然许多近期应用仅将用于研究,但有证据表明这种工程噬菌体最终可用于治疗与微生物群落相关的疾病或消除食品供应链中的有害细菌。

改善心理健康的元宇宙

针对不断加重的心理健康危机,产品开发者正在开始构建共享虚拟空间来改善心理健康。目前,已经有视频游戏被用于治疗抑郁和焦虑,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冥想也越来越受欢迎。未来的元宇宙结合可使用户获得触感或对用户情绪状态作出反应的下一代可穿戴设备,可成为改善心理健康的良方。

可穿戴植物传感器

传统上监测大型农场依赖人工土壤测试和视觉观察,而无人机和卫星在这方面已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今,我们有了新一代的植物传感器。这些小型的、无侵入性的设备可以“佩戴”在每株植物上,并持续监测温度、湿度和营养水平。如果能够克服成本问题,可穿戴植物传感器可改善植物健康状况并增加产量。

空间组学

通过将先进的成像技术与DNA测序的特异性相结合,空间组学可以让科学家在细胞内的分子水平上“观察”生物过程。通过揭示以前无法观察到的生物结构和事件,这项强大的新技术将加速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并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复杂疾病的新治疗方法。

柔性神经电子学

脑机接口能让大脑与外部计算机直接进行通信,在医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将有潜力改变人类健康状况,如癫痫、抑郁症或瘫痪的治疗。迄今为止,这项技术基于刚性电子器件,并受限于与脑组织在机械和几何上不匹配等问题。但是,柔性电子学和更具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已经出现了突破,这意味着患者可以获得更少侵入性且更舒适的体验。

可持续计算

数据中心消耗全球产电量的约1%。如今,多种技术相互交织,使零能耗数据中心成为可能。“可持续计算”技术包括液体冷却系统、人工智能分析以及能与甲烷燃烧炉等现有能源共存的模块化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辅助医疗

从诊断到药物设计,人工智能被广泛誉为改善医疗的推动者。本报告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支持医疗系统方面的作用,包括监测疫情、辅助决策、个性化治疗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将在未来几年对医疗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查看全文

点赞

澎湃新闻

作者最近更新

  • 瑞典科学家发明导电“土壤”“拔苗”助长
    澎湃新闻
    2024-01-02
  • 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对外发布,预计明年投入应用
    澎湃新闻
    2024-01-07
  • 科学家×创业者|为恒智能孙耀杰:新型储能火太旺,三五年后便会尘埃落定
    澎湃新闻
    2023-1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澎湃新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