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扑翼仿生机器人

感知中国 20230726

  • 人工智能
  • 仿生技术

   机身和四只翅膀均由碳纤维制成,能在空中随意悬停……德国某公司制造的一款仿生机器人,拥有蜻蜓的各项特征,能把蜻蜓灵活的飞行“身法”模仿得淋漓尽致,从远处看就像真的蜻蜓一样。

 

  据悉,这款扑翼仿生机器人是第一个能够同时模拟直升机、有翼飞行器以及滑翔机飞行状态的仿生机器人。

 

  自然界大约有100万种昆虫和9000种鸟类,这些飞行生物向人类展示了它们卓越飞行能力,同时也启发着人类研制出扑翼仿生机器人——

 

  当翅膀向下拍动时,由于惯性,翅膀上部的空气没有立刻随翅膀向下流动,因此翅膀上表面的空气暂时相对较少,甚至出现局部真空。当翅膀下侧压力与上侧压力的差值大于重力时,扑翼仿生机器人将上升;反之,扑翼仿生机器人下降。

 

  在最近20年里,人们已经成功研制出一些仿昆虫型和仿鸟型的扑翼仿生机器人,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果蝇”、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金鹰”和西北工业大学的“信鸽”等。

 

  如今,扑翼仿生机器人的发展方兴未艾,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机器人上装备好摄像机、红外传感器或雷达,通过手掌上的显示器就可以看到其传回的目标信息的所在位置,如果装上电子鼻,它甚至可以根据气味跟踪目标;可以代替人类在楼梯间、巷道、山地等复杂地带,执行预警探测、物资输送、火力打击及反恐救援等任务,极大减少人员伤亡损失……

 

  扑翼仿生机器人的发展涉及生物、材料、机械、计算机、电子等众多学科,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微型化。当前,机器人的使用场景逐渐趋向于精确化、狭窄化和复杂化,这种任务场景的需求必然加速仿生机器人向微型化方向转变。扑翼仿生机器人微型化的关键是机电系统的微型化。通过将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传感器等部件进行高度集成,可实现扑翼仿生机器人的整体微型化。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扑翼仿生机器人已从传统的纯机械式向智能化过渡。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执行任务的多样化、完成动作的人性化、控制水平的精确化等。

 

  ——仿形化。扑翼仿生机器人的外形与所模仿生物的相似性将越来越趋于“高仿”。机器人仿形化有助于其在军事侦察、掩护等作战场景更加隐蔽、安全地完成任务。

 

  可以预见,世界各国将会持续加强对自然界生物形态和特征的研究,并结合人工智能、机械制造和信息科学等技术,实现对生物特点及行为的更高级、更深层次的模仿,制造出更先进的扑翼仿生机器人。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中国

作者最近更新

  • 自动驾驶中感知、决策、控制,都起到什么作用?
    感知中国
    09-01 10:54
  • 跨界收购六维力传感器企业引监管关注
    感知中国
    08-19 11:10
  • 扬州国扬电子CIM项目启动:构筑功率半导体智能制造数字基座
    感知中国
    08-15 14:4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华为首款AI音箱:可通过HiLink开放协议控制19个家电品类

    2020-02-21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日本新研究: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2019-01-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中国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