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MEMS芯片第一股,引机构扎堆调研
9 月 26 日,有 “科创板 MEMS 芯片第一股” 之称的敏芯股份(688286.SH)披露 9 月 24 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这场在上海举办的线上交流会,吸引银河基金、中金基金、信达澳亚、诺德基金等 16 家知名机构集中参与。
在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实现业绩扭亏、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围绕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布局、核心产品线进展及全产业链技术壁垒等关键问题展开提问,公司董事会秘书董铭彦等高管逐一回应,清晰勾勒出这家 MEMS 龙头企业的增长逻辑与未来路径。
业绩逆势高增:压力产品反超声学成营收主力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成为机构关注的核心起点。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 2519 万元,实现大幅扭亏,第二季度盈利环比增速在模拟芯片板块中位居前列,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 10.21 个百分点至 31.64%。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是产品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 高毛利的压力产品线营收同比激增 67.05%,营收占比正式超越声学产品线,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而惯性产品线增速更达 98.82%,双轮驱动下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针对压力产品未来的规划,公司透露,压力产品会更加的多元化,从可穿戴产品向手机领域延伸,以现有合作为基础,继续扩大在知名品牌中的份额并重点向手机高度计应用拓展,实现从可穿戴到手机下游领域的跨越;微差压方面,积极研发新一代的产品,推动主力产品向更高毛利率结构切换,通过快速技术迭代构建“技术+市场”的双重壁垒。
敏芯股份指出,主营的声学产品出货量增长稳定,新增的高毛利产品表现也可圈可点,其他方面,医疗、汽车、IMU 等领域也在陆续开始有订单进来。2025 年截至目前,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作为拥有MEMS 全产业链研发能力,且具有国内稀缺的多品类 MEMS 产品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品类的 MEMS 企业,经过之前的积累,多产品线的产品已陆续在各自的市场领域实现了导入和量产阶段。
押注人形机器人:三大传感器同步立项研发
在新兴赛道布局上,公司披露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研发进展引发机构高度关注。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敏芯股份也开始在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领域进行布局,启动了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用 IMU 以及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研发立项,并积极跟相关厂商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应用的推动。
这一布局精准契合行业爆发趋势。随着人形机器人向商业化落地迈进,力感知、姿态控制、触觉交互等核心需求对传感器提出高要求,而 MEMS 技术凭借小型化、高精度优势成为关键解决方案。
机构普遍关注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敏芯股份强调,公司为国内 MEMS 全产业链研发,全产业链本土化的践行者,拥有完整的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与测试等全产业链的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企业。
在未来增长布局上,敏芯股份指出,公司集中投入研发力量,深入挖掘大客户业务发展而衍生新的需求机会,致力于将单一产品线逐渐拓展到多个产品品类,助力公司的营收增长;把握大客户对新一代产品的预研需求,布局了应用于 AI眼镜的骨传导声学麦克风、车载/机器人 IMU 等新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目前相关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进行。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