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破亿!这家触觉传感器“黑马”获理想汽车押注
2025年以来,国内触觉传感赛道迎来资本密集布局的爆发期:他山科技、那图智能、模量科技、猿声科技、帕西尼感知等企业相继完成多轮融资,赛道估值水涨船高。
在此背景下,行业头部企业千觉机器人(XENSE ROBOTICS)于10月再传融资捷报——宣布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这已是其年内斩获的第三轮资本注入。本轮融资由孚腾资本(上海具身智能基金)领投,理想汽车等产业方及彬复资本、科实资本等市场化机构联合参投,高瓴创投、元禾原点、戈壁创投等老股东亦选择持续加注,密集的资本动作不仅印证了赛道的高增长潜力,更凸显了千觉机器人在触觉感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成立于2024年5月的千觉机器人,总部位于上海,虽运营不足一年半,却已快速崛起为赛道标杆。其核心团队汇聚了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顶尖院校的技术精英,创始人马道林更是师从波士顿动力Robot Behavior负责人Alberto Rodriguez,曾凭借突破性研究斩获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ICRA)最佳论文奖,成为该奖项为数不多的华人得主之一。
资本的密集布局,源于触觉传感技术在具身智能浪潮中的战略价值。当前,机器人产业已从"视觉主导"向"多模态感知"升级,单纯依赖视觉的方案在精密装配、柔性抓取等场景中屡屡受限,而触觉技术被视为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根据国际市场研究公司VMR数据,2024年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已突破150亿美元,未来数年将超350亿美元。伴随具身智能落地,市场规模更有望冲向万亿美元级别。
基于自身在力学与操作领域的深厚积累,马道林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依靠触觉构建空间感知”的机器人操作新路径,并实现了全球性的突破。针对传统触觉传感器分辨率低、耐用性差、成本高昂等痛点,其自主研发的多模态视触觉传感器与终端系列产品,相较于传统的电容式、电阻式和霍尔式触觉传感器,在分辨率、抗干扰、多模态融合和动态响应等方面有显著优势,适用于灵巧操作、工业精细化装配、柔性物流、感知交互等场景。
据介绍,千觉传感器产品多项关键指标达到了“行业之最”——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毫牛顿级别的合力精度,实现业内最多模态识别和最高精度的分辨率,性能大幅优于传统触觉传感器;力按压测试数百万次,结实耐用;优秀的自标定算法,保障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精度始终如一,支持自动校准、便捷更换,大幅降低运维成本;产品最小体积仅4cm3,适配大量精细操作场景;精准的位姿计算,能够提升生产节拍80%,延迟低至3毫秒,采样频率最高可达150Hz;此外,千觉还提供可视化软件、触觉仿真及触觉数采工具链等技术服务,降低客户95%的触觉数据采集成本。
目前,技术优势已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千觉机器人已形成业内最完善的产品矩阵,涵盖触觉传感器、数采系统、仿真器、执行器及控制系统,构建起从感知到决策的全链条解决方案。目前,其产品已应用于智元、谷歌、自变量、银河通用、众擎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具身企业,且已与宁德时代、理想汽车、海尔等开展场景合作,更斩获2025欧莱雅中国BigBang共创项目优胜企业。
本轮融资中产业资本的深度参与颇具行业意义。理想汽车作为新晋投资方,此前已成立"空间机器人"部门布局智能空间战略,其创始人李想明确提出要成为AGI时代的终端企业。此次注资不仅为千觉带来汽车制造领域的场景资源,更将推动触觉技术在交互感知、质量检验等工业场景的落地。
对于资金用途,千觉机器人明确将重点投入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团队扩建及市场拓展。长远来看,公司计划基于"传感器+数采系统+仿真器"的核心布局,打造"触觉云"生态平台,通过制定数据标准与接口构建护城河。
千觉机器人年内三轮融资的亮眼表现,正是国内触觉传感赛道爆发的缩影。从资本密集加注到技术突破落地,再到产业方深度绑定,赛道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兑现期。随着千觉机器人等企业推动技术迭代与场景渗透,叠加万亿级市场前景,国产触觉传感有望在具身智能浪潮中实现全球领跑,开启产业智能化新征程。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