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巨成功收购芝浦电子,1090亿日元落槌
国巨成功收购芝浦电子,1090亿日元落槌
2024年10月20日,全球知名的被动元件供应商国巨(股票代码:2327)宣布,其对日本传感器龙头企业芝浦电子(股票代码:6957)的公开收购计划已完成,最终应募股份比例达到87.3%,远高于收购所需的50.01%最低门槛。这场历时八个月、耗资1090亿日元(约合7.23亿美元)的跨国并购案,以国巨三次加价的方式成功击败竞争对手美蓓亚三美(股票代码:6479),成为首个完成此类收购的外国企业。
此次并购不仅标志着外国企业首次成功主导对日本大型科技企业的收购,也为国巨带来了全球热敏电阻市场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隐形冠军”。
三次调价突破困局,美蓓亚三美最终撤出竞购
这场收购最初于2024年底启动。同年12月,国巨首次向芝浦电子董事会提交了收购意向书,但因对方更倾向与本土企业合作,未获得积极回应,双方仅维持书面沟通。
2025年2月,国巨率先出手,以每股4300日元发起要约收购,总金额约为655.6亿日元。然而不久后,日本精密部件供应商美蓓亚三美以“白衣骑士”身份介入,报价提升至4500日元/股,芝浦电子董事会也明确表示倾向支持美蓓亚三美。
为打破僵局,国巨采取“加价+承诺”策略。4月,其将报价上调25.6%,达到5400日元/股;5月进一步调至6200日元/股,超越美蓓亚三美的5500日元/股报价;8月23日,国巨第三次加价至7130日元/股,较美蓓亚三美的报价高出15%,直接促使其因“估值吸引力不足”而退出。
与此同时,国巨承诺将芝浦电子的核心技术,包括AI传感器与热敏电阻技术,保留在日本本地,并加强技术管控,以应对日本政府对技术外流的担忧。9月2日,国巨顺利获得日本《外汇及对外贸易法》的批准。
9月16日,芝浦电子董事会态度发生转变,公开支持国巨的收购提案,并建议股东参与应募,同时延长了收购期限。最终,国巨以1090亿日元收购芝浦电子87.3%的股份,并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100%控股,推动公司退市。
全球温度传感器龙头,AI与车用市场的关键布局
国巨不惜重金、三度加价拿下芝浦电子,核心在于后者在传感器领域拥有的“隐形冠军”地位。芝浦电子自1953年成立以来,深耕热敏电阻领域逾70年,其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首位。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AI数据中心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工业设备及医疗仪器等多个高要求场景。
以英伟达最新推出的AI服务器GB300为例,其单个计算模块便需要大量温度传感器以确保散热系统稳定运行。截至2024年,芝浦电子年营收超过320亿日元,员工总数达4800人,拥有76项有效专利,其中22项为发明专利,具备为车用、工业及医疗应用提供定制化传感器解决方案的能力。
相比之下,国巨虽在芯片电阻和MLCC领域稳居全球前三,但传感器业务一直存在短板。此次收购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还形成了“电阻+电容+传感器”的完整产品线,为AI、车用等高增长市场提供了“一站式”供应能力。
整合被动元件与传感器,行业格局或将生变
此次收购不仅是国巨全球化战略中的关键一步,也体现了被动元件行业整合的趋势。2025年前三季度,国巨合并营收达969.62亿新台币(约合226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9月单月营收116.81亿新台币创新高。
收购完成后,国巨将凭借“被动元件+传感器”的双重优势,在AI服务器与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市场中增强配套能力。同时,其与芝浦电子的协同效应,或将在全球电子元件市场竞争中进一步缩小与村田、TDK等领先企业的差距。
随着AI和电动车需求的快速增长,热敏电阻与传感器等关键元件市场将持续扩张。国巨与芝浦电子的联合,或将重塑全球被动元件行业格局,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科创板MEMS芯片第一股,引机构扎堆调研集知网
09-29 13:46 -
破产重整获批!引入6000万投资,这家卫星遥感龙头能否涅槃重生?集知网
09-27 14:59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