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子皮肤或让机器人拥有触觉

感知中国 20230329

  • 触觉传感器
  • 电子皮肤
  • 机器人感知

  为机器人穿上一层智能电子皮肤,也许它们可以像人一样感知环境,在更多的场景里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疆域。3月28日,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团队近日研发出一款可以感知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信息,同时具备可拉伸、自愈合、抗菌性等特性的全属性凝胶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

 

  “所谓电子皮肤,指的是一种像皮肤一样柔软、呈弱酸性、能抑菌、自愈合的特殊材料。在通电的情况下,它还能感知环境的温度、压力、湿度等信息。”该论文第一作者、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段升顺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用手托着一条细软的材料。它看上去像胶条,但比胶条柔软许多,拥有跟皮肤一样的细腻、湿润感。

 

  “一直以来,电子皮肤研究面临的最大难点在于,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复合材料,以同时实现类似人类皮肤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刺激感知属性。”段升顺解释,此次研究中,他们以蚕丝为基础材料,再添加部分关键制剂,研制出这款特殊的电子皮肤。

 

  “蚕丝是一种蛋白材料,很柔软。我们在其中加入具有吸水特性的钙离子、呈弱酸性的氢离子,和对环境刺激比较敏感的二维纳米材料进行合成。”段生顺介绍,成型后的这款电子皮肤,可修复、可降解,有一定的弱酸抑菌性、能防火,也能感知10千帕以下的压力、-20—80摄氏度的温度等环境信息。

 

  “而且,电子皮肤还有自愈合能力。如果被划伤,也不需要借助胶水黏合,可以把另一片电子皮肤像创可贴一样贴在上面,完成皮肤移植。”段生顺说。

 

  电子皮肤是一种触觉传感器,被视为关键“卡脖子”技术。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俊介绍,目前电子皮肤研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亟须提升单个器件性能的稳定性,二是需要将多种功能进行集成耦合。

 

  “值得期待的是,电子皮肤的应用前景广阔。”吴俊表示,现有机器人往往依赖视觉感知环境、作出决策,如果机器人能有强大的触觉感知能力,即使被蒙上“眼睛”,或者身处黑暗,也能感知环境。机器人视触结合的环境认知能力在复杂作业场景中,将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查看全文

点赞

感知中国

作者最近更新

  • 自动驾驶中感知、决策、控制,都起到什么作用?
    感知中国
    09-01 10:54
  • 跨界收购六维力传感器企业引监管关注
    感知中国
    08-19 11:10
  • 扬州国扬电子CIM项目启动:构筑功率半导体智能制造数字基座
    感知中国
    08-15 14:4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日本机器人国际展上的人机协作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2018-12-07

  • 国外三款智能手套及其中的传感技术运用

    2018-12-08

  • 机器人技术发展及相关传感器技术运用趋势

    2018-12-08

  • 机器人领域未来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盘点

    2018-12-0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感知中国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