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传感器企业融资风向标:盘点7月份18家传感器企业融资

建木图巴克 20250730

  • MEMS传感器
  • 光电传感器
  • 机器人触觉传感器

2025年7月国内有18家传感器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整体呈现出“机器人与工业智能化主导、产业资本深度绑定、市场化基金难觅踪影” 的特点。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成为传感器行业最新的融资热点,背后是地方国资与产业资本的推动力,而纯市场化基金参与度不高。这一特点和我们之前的研究仍然保持一致,详情请看最近一年传感器行业融资情况(24.6-25.4)。

一.本月传感器企业融资案例汇总

1.工业/机器人行业融资成为热点

行业

数量

代表性企业

特点

工业

7家

博视像元、敢为科技、珂睿科技

制造、能源、环境应用

机器人

6家

蓝点触控、途见科技、他山科技

集中在触觉传感

消费

3家

多感科技、诺思微系统、高谱成像

芯片企业为主

军工/汽车

2家

天陆海导航、导远电子

聚焦定位与导航

2.融资轮次仍以A轮为主,市场化基金难觅踪影

天使轮(含天使+):2家(途见科技、慧感智能),主要集中于机器人触觉传感新兴领域,产业资金战略投资为主。

A轮(含Pre-A/A+):9家,多在工业与消费领域的传感器企业,融资金额多为数千万人民币,以国资和产业资金为主。

B轮及以后:7家,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金额数千万到近亿元,以国资和产业资金为主。

二.融资企业简介

博视像元。2022 年 3 月成立于北京,在中日两地设有研发中心,核心团队来自中日龙头机器视觉企业。公司专注半导体、锂电、光伏等高端制程用 2D/3D 工业相机及 DLP 投影,研制了国内首台 77 GB/s 超高速深紫外 TDI 相机,打破海外垄断。已向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全球 30 余家头部晶圆厂和检测设备商交付近万台高性能相机。

北微科技。2010 年成立于无锡,提供 IMU、倾角/航姿传感器等模组,已服务全球 5000+ 智能装备、自动驾驶及机器人客户。光纤陀螺仪精度达0.001°、三维力传感器非线性度±0.02%FS。产品已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舵面测量系统、朱雀二号火箭姿态控制等重大工程,填补国内高端工业传感器空白。

途见科技。2020年成立于北京,设有深圳、广州子公司,在美国硅谷成立了前沿技术探索中心。创始人兼CEO赖建诚曾在全球最强的柔性电子实验室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Bao Group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专注柔性电子皮肤材料、器件与系统集成领域研究。公司聚焦多模态柔性触觉传感器、柔性电子皮肤触觉感知系统的研发和制造,以推动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座舱、柔性感知穿戴设备以及柔性健康监测等领域落地应用。团队以仿生皮肤为蓝本,把高密传感器阵列、可拉伸材料及低功耗算法整合进一张“薄膜”,使机器人指尖能分辨0.01 N/cm²的力、感知20 cm内的接近觉,并在100万次弯折后依旧稳定工作。

中科酷原。2021 年成立于武汉,国内首个同时具备原子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研发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团队源自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专注于中性原子量子技术研究,已发布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目前,公司已推出汉原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和量子云平台,服务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并积极推进量子计算机产业化进程。未来,中科酷原将发展全编程和全局操控两种类型的量子计算机,以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天陆海导航。2020 年成立于深圳,核心团队来自航天科工及北斗重大专项,创始人团队在惯导技术领域有超过20年经验。天陆海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全链条集成产品的惯导企业,提供光纤陀螺仪、惯性测量单元等产品,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线和研发平台。天陆海创新的光纤陀螺仪与MEMS混合惯导技术打破了传统技术局限,产品精度达行业顶尖,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飞行器等领域。。

导远电子。2014年成立于广州,团队由北斗导航及汽车电子专家组成。导远是行业率先实现标准化、车规级量产交付的公司,其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组合定位产品方案已被包括主机厂、智造企业、科技公司在内的数百家客户采用,赋能包括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精准农业、智慧交通、无人机测绘等多个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已实现车规级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批量交付,累计超过300万套,与全球30多家车企合作。

珂睿科技。2016年成立于成都,专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国产化,已实现整机100%国产,降低了30%的成本。公司将研发更多型号产品,覆盖生物医药等领域,并在长三角、粤港澳建立应用示范中心,目标在2026年成为国产高端液相色谱市场的领导者。

矩侨工业。20213年成立于威海,创始人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电子工程系,曾担任小米生态链公司CTO,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及智能硬件大厂。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柔性纤维传感器的研发与生产的公司,其产品以植物和布料传感器为核心,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医疗康养、汽车等多个领域。产品包括机器人皮肤、手部触觉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也包括传感器配套软件算法、养老医疗系统、汽车座舱舒适性评估系统等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及传感器开发工具包等。目前正与十余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洽谈中,为他们提供上身、手部全掌、足底的皮肤套装,已能够实现批量交付。

海蓝声学。2021年成立于北京,公司创始团队深耕行业二十余年,承担过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聚焦水下传感器与海洋系统装备研发,核心产品覆盖主动、被动、矢量、新型材料、声学阵列等多类型水声换能器,广泛应用于海洋监测、资源勘探、国防安全等领域。自研的宽带换能器、深水低频换能器已实现批量供货。自2023年正式商业化以来,公司已获全国多家重点科研院所、高校的订单。未来公司将横向拓展水下传感器品类,纵向拓展系统方案能力,构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为深海科技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配套和支撑。

蓝点触控。2019年成立于北京,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精度、高性能力传感器及力控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多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机器人力控技术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现已形成了Wrist六维力传感器、Joint关节扭矩传感器、力控应用软件包等多个产品系列。蓝点触控的市场拓展和技术优势使其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突破70%,2025年上半年多个单一客户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达到千台量级。在机器人关节力传感器方面,2024年出货量近5万多套,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7万多套,占国内总出货量95%以上。

慧感智能。2025 年成立于杭州,由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浙江大学杨赓教授团队联合创办,专注于柔性电子皮肤的研发,旨在赋予智能机器人更接近人类感知能力的“感官神经系统”,目标落地场景包括医疗、制造、服务、救援等领域。公司构建出全球领先的柔性感知技术栈,具备从感知材料设计、传感器阵列架构,到算法平台协同开发的全链路能力。慧感智能已迭代开发多款机器人柔性电子皮肤,未来将重点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具有手臂结构的人形机器人领域落地应用和探索。。

多感科技。2018 年成立于苏州。是一家掌握芯片设计、光学设计、软件、算法开发等全链条核心技术的光电传感器芯片设计和解决方案公司。创始和核心团队来自于IMEC、英特尔、FPC、爱立信、索尼、STATSChipPac等国际领先的研发机构和公司。多光谱图像传感器采用独特的晶圆级光学(WLO)+晶圆级封装(WLP)的技术路线,在产品性能、成本、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方面和竞品相比有突出优势,在国内外业界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已批量出货众多国内外头部消费电子、智能终端、ODM、科研机构等客户,累计服务超过一百个客户机型项目。

赛感科技。20223年成立于深圳,专注柔性传感技术,聚焦新一代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在实现材料、结构、器件、系统全链条的关键技术创新基础上,开发了高灵敏、大量程、快响应、高线性的柔性智能传感器及电子皮肤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进入安踏等行业头部客户供应商名单。企业在深圳和广州两地均建有车间和产线,其全球首条离电型柔性触觉传感器量产线已于2024年拉通,并进入批量出货阶段。。

他山科技。2017 年成立于北京,由来自清华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资深研发团队组成,致力于解决触觉多维感知信号同时解析的全球技术难题。目前已成功开发全球首款数模混合AI触感芯片,该芯片在汽车电子、智能家电、消费电子、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国内70%以上的机器人整机及灵巧手厂商、共超60余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都采用了他山的触觉解决方案。他山科技正逐渐从单一的触觉硬件产品供应商转向整体触觉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涵盖物理端的方案,还将在仿真端开发配套模型,帮助客户完成线下与线上的训练。

高谱成像。2019 年成立于杭州,是一家专注于光谱成像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农业、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高精度的光谱成像解决方案。源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是国内唯一能制造200 nm–12 μm全谱段高光谱相机的团队。依托色散分光、系统级集成及AI分析三大技术平台,公司已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升级为“硬件-算法-数据-应用”闭环解决方案商,产品在低空遥感、工业检测、医疗影像等场景实现批量交付,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列国产第一。

诺思微系统。2011 年成立于天津,是一家专注于无线设备射频前端MEMS滤波芯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采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技术以及硅衬底的微机电系统(MEMS)制造技术,为无线射频滤波器、双工器、多工器等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凭借自主创新的ICBAR技术,成功在天津建立起亚洲首条6英寸ICBAR专用滤波芯片生产线,年产能高达5亿颗,且良率超过9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长期打破美日企业的技术垄断,展现出显著的国产替代优势。

敢为科技。2013年成立于武汉,公司基于高精度光学传感器技术积累,提供覆盖变压器、发电机、风电站等场景的软硬件一体化智能监测解决方案。敢为科技实现全自主光学传感技术体系,自主研发 MEMS 光源、窄带滤光片等关键部件,使产品国产化率达90%以上。公司依托在高精度光学传感器领域十余年的深厚技术积累,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开发出覆盖能源和电力领域全场景的智能监测解决方案,包括变压器、发电机、风电站、储能电站、碳排放等。其自主研发的 “声、光、电、机”多模态高精度传感器阵列,突破了传统监测设备的性能瓶颈;同时构建的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与动态优化,对传感器采集的多维度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实现了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评估、故障精准定位及风险预测。

华太极光。2017 年成立于无锡,是一家专注于太赫兹技术及器件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太赫兹器件研制、太赫兹技术应用、太赫兹大数据服务及太赫兹产业孵化等。华太极光致力于为太赫兹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成像安检仪、便携式太赫兹波谱仪、放大器、热像器及太赫兹功能器件等,广泛应用于安检、医疗、工业检测等领域。公司的相关产品已在军工智能光电、自主可控高端仪器、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产业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优势。

++++++++++++++++++++++++++++++++++++++++++

更多传感器行业资本市场相关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

传感器并购热下的商誉风险:67家传感器上市公司数据揭示,商誉/资产安全可控,商誉/净利润风险突出

从汽车传感器市场和上市公司布局,看三百亿车身传感器的机会在哪里

细数国内67 家传感器上市公司,了解行业属性、上市机会与估值倍数

最近一年传感器行业融资情况(24.6-25.4)

最近一年半国内传感器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查看全文

点赞

建木图巴克

分享传感器行业的资本市场信息、事件与见解

作者最近更新

  • 9大传感器并购案揭秘:估值密码与核心条款避坑指南(传感器并购深度研究)
    建木图巴克
    2天前
  • 国内传感器企业融资风向标:盘点7月份18家传感器企业融资
    建木图巴克
    4天前
  • 传感器并购热下的商誉风险:67家传感器上市公司数据揭示,商誉/资产安全可控,商誉/净利润风险突出
    建木图巴克
    5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影响MEMS传感器精度的重要参数及提升精度的办法

    2019-03-28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我国建首个地下云图网:借助新型传感器助力地震预报

    2018-12-04

  • 我国开发出世界首台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

    2019-03-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建木图巴克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