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下凡!六维力传感器小型化突破,撑起检验检测新场景

机器人产业研究员 20251028

  • 六维力传感器
  • 桥梁安全监测

在科研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对一种新型航空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测试。只见一个巴掌大小的装置,同时捕捉着材料在六个方向上的受力数据,就连最微小的力矩变化也无处遁形。

这一幕发生在某国家级材料检测中心的日常工作中。那个小小的装置就是六维力传感器。

“它让检测仪器拥有了‘精密的力控触觉’。”该中心的技术专家这样形容。

传感专家

图源:蓝点触控 六维力传感器


从实验室到产业线的跨越

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最初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于飞行器的风洞试验和结构测试。在那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中,任何力的测量偏差都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论。

随着工业进步,这项技术逐步走下神坛,应用到更广泛的检验检测领域。

在电子制造行业,六维力传感器正在芯片封装测试环节发挥关键作用。某半导体企业工程师告诉记者:“芯片引脚键合时的力度控制至关重要,力度稍大就会导致微细引线变形,力度不足又会引起连接不可靠。”

他透露,使用六维力传感器后,产品不良率下降了近三成。

传感专家

图源:来自网络


而桥梁安全监测是另一个典型应用。以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多依赖于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的测量,难以直接获取结构的受力状态。而现在,通过在关键部位安装六维力传感器(应变计),工程师可以实时掌握桥梁的实际荷载情况。

技术突破推动应用普及

六维力传感器在检验检测领域的拓展,得益于其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业内人士介绍,早期产品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重、精度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应用范围。而新一代六维力传感器在这些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

以国内企业蓝点触控的产品为例,其最新一代六维力传感器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体积和重量分别比传统产品减少了90%和80%以上,这使得它在空间受限的检测场景中也能游刃有余。

“小型化不等于性能妥协,”蓝点触控的技术负责人强调,“我们的传感器在精度、响应速度和抗过载能力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该公司研发团队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航天系统,将航天领域的技术积累转化到了工业检测场景。

国产化的机遇与挑战

在六维力传感器领域,国产品牌正在快速崛起。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五年前,国内高端检测机构使用的六维力传感器还主要依赖进口。如今,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超过30%,且增长势头迅猛。”

国产传感器的进步不仅体现在价格优势上,更在于本地化服务能力。某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举例说:“之前使用进口产品时,校准要送到国外,周期长达两个月。现在与国内厂商合作,出现问题随时沟通,校准周期缩短到了两周。”

不过,国产品牌也面临挑战。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在极端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测量一致性与国际顶尖产品相比仍有差距。“这是整个行业需要攻关的方向。”该分析师坦言。

未来已来

随着检验检测行业对测量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六维力传感器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

在新材料研发、生物力学研究、精密制造等领域,六维力传感器正成为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与此同时,其本身也在向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集成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六维力传感器将不仅仅是数据采集器,更是智能检测系统的重要一环。”一位资深的行业观察者预测,“它可能会集成自我诊断、自动校准、数据预处理等功能,为检验检测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检测技术的进步从来都是产业升级的先行指标。六维力传感器在检验检测领域的深入应用,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迈进的一个缩影。

查看全文

点赞

机器人产业研究员

深耕机器人领域,专注 机器人感知/运动控制/人工智能应用/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 研究。在此分享行业洞察、技术解析、项目实践与学习心得。

作者最近更新

  • 航天技术下凡!六维力传感器小型化突破,撑起检验检测新场景
    机器人产业研究员
    11小时前
  • 告别低效误差:六维力传感器技术为钢筋绑扎机器人注入“灵魂”
    机器人产业研究员
    14小时前
  • 六维力控传感器:被低估的百亿市场,一个悄然崛起的中国供应链
    机器人产业研究员
    6天前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应该推进人工智能实现整体进化

    2018-12-07

  • 传感器在我国桥梁养护这一数千亿大市场中大有可为

    2018-12-07

  • 现有机器人三种产品形态及其中的传感器应用

    2018-12-23

  • 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在监测桥梁倒塌上的应用

    2019-07-1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器人产业研究员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