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热跨界布局智能感知,电子皮肤与汽车传感器迈向量产
东方电热跨界布局智能感知,电子皮肤与汽车传感器迈向量产
10月22日,国内热管理行业领先企业东方电热(300217.SZ)通过互动平台发布了两项重要技术进展:电子皮肤产品已向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送样,同时其汽车用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也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这些进展标志着企业在向具身智能机器人及高端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拓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实质突破。
东方电热深耕电加热技术多年,已建立起覆盖多个行业的综合产品体系。公司不仅是国内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在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其在动力类预镀镍材料领域亦实现了量产,是国内首家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
依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积淀,东方电热已与多家知名车企建立了稳定合作,包括比亚迪、长安、上汽、一汽等,形成了广泛的客户网络。这为其在新兴市场中的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次跨界布局背后,是企业提前布局与跨领域资源整合的结果。2025年6月,东方电热与上海织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聚焦于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在汽车出行与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开发,推动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上海织识在柔性传感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是国内首家通过车规级耐久性测试、达到仪器级精度的柔性织物传感器企业。自2019年起,该企业即开始参与车规认证,并已获得头部主机厂的订单,具备较强的市场认可度。
合作双方计划基于东方电热现有的汽车热管理产品体系,集成上海织识的柔性织物传感器技术,为整车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联合销售与市场快速覆盖。
据企业披露,单个座椅传感器的市场价值大约在100-300元之间,若四座全部配置,总价值可达500元以上。若进一步搭配座椅控制模块等其他部件,整体价值可突破1000元。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相关产品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双方将联合开发高精度电子皮肤,为国内外头部机器人厂商提供关键感知模块。据估算,单手电子皮肤的配置价值预计超过1000元,双臂组合则可达2000元以上。若进一步扩展至肘部、足底等部位,单台机器人所搭载的电子皮肤价值有望大幅攀升。
目前,东方电热在家电领域与美的保持紧密合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亦与多家头部品牌建立联系。随着这些客户逐步向机器人领域延伸,企业计划将这些资源导入合作方上海织识,助力其在相关市场中的拓展。
为深化双方合作,东方电热正筹划战略入股上海织识,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特斯拉、宇树科技等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速推进,2025年被普遍认为是该产业规模化量产的起点。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皮肤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据VMR报告显示,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8年突破260亿美元;而据长江证券预测,仅中国市场的电子皮肤赛道,到2030年即可达到90亿元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4.3%。
今年以来,电子皮肤相关赛道已吸引包括兴业科技、常熟汽饰、天安新材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进入布局。若东方电热能顺利实现量产,有望在该领域占据先发优势,进一步提升其在智能感知领域的竞争力。
查看全文
感知中国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