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磁传感器领军企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国内磁传感器领军企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025年11月18日,中国领先的磁传感器制造商——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及建银国际。此次进展标志着这家国内磁传感器核心供应商即将迈入港股市场,开启“A+H”双平台运营的新篇章,同时为国产传感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树立了新标杆。
从新三板到科创板,完成资本跃迁
自2013年创立以来,纳芯微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2016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完成摘牌,并于2022年4月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截至当前,公司A股市值已达到210亿元。
多赛道登顶,构建全链路产品体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业报告,纳芯微在多个细分领域已建立起显著的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在模拟芯片领域位列中国厂商第五,而其在传感器、信号链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关键产品线上形成协同布局,构建了涵盖“感知-信号处理-电源供给”的完整产品矩阵。
具体而言,在汽车模拟芯片市场,2024年公司以营收计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全球fabless厂商第二;在数字隔离芯片领域,公司以15.6%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该类产品广泛用于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场景。此外,在磁传感器市场,纳芯微以7.1%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本土厂商第一,磁传感器正受益于汽车电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加速推进,成为传感器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之一。
业绩稳步增长,车规级产品构筑护城河
纳芯微强劲的市场表现直接体现在财务数据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6亿元,同比增长73.18%;第三季度营收8.42亿元,同比增长62.81%,已连续多个季度保持60%以上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40亿元,同比减亏65.54%,盈利拐点逐渐显现。
作为国内首批进入汽车电子并实现量产的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在车规级产品上已建立起深厚的技术壁垒。2024年,公司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占有1.8%的份额,位列第十,在本土厂商中排名第一。目前,其车规级产品涵盖800多个型号,构建了完整的产品体系。
行业趋势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受益于汽车销量增长及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推动,汽车电子已成为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中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细分应用之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已达371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8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6%。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该领域国产化率不足5%,预计到2029年将提升至20%,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自主研发+战略并购,抢占新兴市场
纳芯微在传感器领域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自主研发+战略并购”的双重路径。2024年10月,公司以10亿元收购磁传感器企业麦歌恩,迅速提升市场份额至7.1%,跃居国内芯片级磁传感器厂商首位,并购协同效应显著。
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不仅深耕汽车电机控制、电流检测等传统应用,还前瞻性布局人形机器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领域。在人形机器人方向,其高精度磁角度编码器技术已实现突破,可精准捕捉关节位置和运动轨迹,为运动控制系统提供核心反馈,赋予机器人更灵敏的感知能力与更流畅的运动表现。目前,相关技术已完成储备,静待行业规模化落地。
目前,全球磁传感器市场仍主要由美、日、欧企业主导,但国内企业正在加速突破。纳芯微此次登陆港股,将为公司提供更强大的融资渠道与国际化平台,有助于提升研发投入、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目前,纳芯微港股上市已进入最后阶段,后续将推进招股与挂牌流程。业界普遍期待,凭借其扎实的技术积累、持续增长的业绩表现以及清晰的战略布局,公司有望在港股市场赢得广泛认可,成为国产传感器企业在资本与市场双线推进、实现全球发展的典范。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内磁传感器领军企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万能的大猪
19小时前



评论0条评论